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命运是算出来的

第一百八十六章 贼王神技二

命运是算出来的 懒禅 7007 2023-09-08 21:53

   第一百八十六章贼王神技(二)

   “啧啧!他妈的,现在这爆肚陈的手艺不如以前了啊!”

   黎爷回到自己的小院子,打开一瓶衡水老白干,自己到了一杯,打开那几个小菜,吃了几口,却有些不满起来。

   黎爷这也是一座独门独院的小宅子,虽然只有两进,不过也跟詹老爷子那个宅子差不多,地段还要更好一些。里外幽静,处处井井有条,不过很多地方都有老头子自己设下的暗道,只有有人进来,他都能发现蛛丝马迹。

   这宅子并不孤僻,前后左右都有人居,这或许就是“大隐隐于市”吧。

   “呵呵,您这喝酒的还不满意,那我这喝风的不是要撞墙?”

   一个年轻的声音在屋外面响起。

   随着外面的风声呼啸,本来关闭的房门突然被风吹开,一阵冷风突进,一个白色的影子随着冷风也被吹了进来。

   “嗤!”

   一道刺破空气之声锐利的响起。

   黎爷虽然年纪老迈,不过反应依然迅速,看到一道白影进来,他瞳孔一收缩的同时,袖口微动,那黑芒就射了出去。

   电射出去的长鞭不似死物,在尖锐的刺破之时,蜿蜒蠕动,如毒蛇一般,鞭头昂起,仿佛是眼镜王蛇仰头张口,伺机而暴起。

   白里溪手里拿着一根随手捡起的树枝,轻轻搭出,似乎是要打这长鞭的七寸。黎爷一声轻喝,手臂不动,手腕微甩,长鞭顿时就激烈的晃动起来,一圈一圈又一圈,像蟒蛇缠绕一般,带着一股天风海雨的气势,像白里溪罩了过来。

   白里溪伸出的手更不收回,突然一长,树枝还是搭在了长鞭的一丈处。这一经搭上,树枝就像一块巨石一般,压住那条暴虐的蟒蛇,那蟒蛇原本激荡的鞭头立时就软了下来,似乎被刺穿了的气球。

   白里溪的人随着树枝一路跟着长鞭滑下,眼看两人的距离只有了三米不到,黎爷突然撤鞭,手上青光大盛,原来竟是从拐杖里面抽出来一柄三尺清锋剑。

   看着白里溪恍若御风而来的姿态,黎爷竟然不退反进,一声大喝,手中三尺清锋精光如电,“嗤嗤”之声不绝于耳,周遭的暖气也因为这盛极的剑气骤然冷了下来。

   这盗门中人身处江湖,得罪的人自然不少,黎爷虽然这几十年来淡出江湖,并不与人争斗,但是这年轻的时候毕竟得罪的人也不再少数,今天一看来了如此强敌,黎爷虽然已经是接近九十的人,也不得不使出浑身的解数,以求脱身。

   “呵呵,有道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老爷子这可不是好客之道啊?”

   在黎爷如狂风骤雨般的攻击之中,白里溪好整以暇,进退如神,犹自发言轻笑。

   黎爷一听心里更加大骇,手上的劲道更甚,正在手上剑花连颤,使出一招“分花拂柳”之时,眼前黑芒突起,一道黑影犹如毒蛇之信,后发而先至,自己剑招正在将出未出之际,这黑芒便带着激烈的破空之声刺向了自己的喉头。

   “唉!”

   黎爷心知肚明,这下是到头了,你别说是现在这精力不济,就是在年轻六十岁,在自己精力鼎盛的时候,也万万不是此人的对手,眼睛一闭,长叹一声,准备等死。

   这人在江湖生,人退江湖死,这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而况他活了小九十岁,比起他的师傅同门而言,这已经是异数。

   不料只感到一阵寒气摆动,那黑芒在自己的剑上敲击了一下,手上的剑顿时把持不住,哐啷一声掉在地上。

   “老爷子,这剑不错,别弄丢了,呵呵!”

   白里溪捡起那三尺清锋剑,插回拐杖之间,走到饭桌旁,笑道:“晚辈不过是想来讨一杯酒喝,老爷子不至于这么小气,舍不得吧?”

   “你是....”

   黎爷看到眼前这年轻人居然没有害他的性命,心里一松,不管他如何,自己反正已经这把年纪了,也就随他去了。

   “呵呵,这爆肚有点凉了,您说您跟我打个什么架啊?来来,我再去热热去....”

   白里溪尝了一筷子,感觉不爽,端起几盘菜,直奔厨房而去。这四合院的套路都差不离,这白里溪一过去便知道。

   “这小伙子倒是不拿自己个当外人....”

   看着白里溪的做派,老头倒是放心了不少。这要是来害自己的,不至于搞这些名堂吧?

   白里溪还真没有害他的心思。

   在潘家园感觉到这老头不是凡人,看到他长鞭突出,一眨眼之间就得手,得手之后立刻飙走,真正可以说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就是白里溪自己来,把人放到没有问题,要这么比一阵风还要轻柔凡人把钱包偷出来,取出钱之后在放进去,让人毫无察觉,那是绝无可能。

   所以在诧异之余,白里溪便跟了上来,现在的社会上居然还有这等高人,不由得白里溪不见猎心喜。尤其是在这老头没有看到自己,便感觉到危险,在前面一路展示手段的时候,他更加是心生佩服了。

   在白里溪看来,这老头的盗门的手段只怕是已经到了人类的极致了。

   所谓贼盗,就是盗门,在众生眼中,极为可恶。不过在道家看来,盗门之盗,并不觉得特别的讨厌,最起码,不比官场的人讨厌。

   其实这盗和官这两道殊途同归,本质都差不多。都要见风使舵,察言观色,辨行辨性。小处着眼,大处下手。把握时事,进退自如。

   权和钱本来就都不是自己的,而要将之归诸于己,那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道家有云: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即宜,三才即安。

   其实在文化传承未曾丢失之前,对“盗”“匪”“寇”分的十分清楚,尽管都是夺取他人的钱财之人,但盗就是盗,匪就是匪,寇就是寇。

   盗的概念是有贼王、盗宗、大盗、名盗、盗家、盗贼、贼盗、盗者等等称呼。“盗”,本身有挑战权威,个人本领高强,充满智慧的含义,史书上给“盗”立传,乃是仁、智、德、义的另类宣扬,尚有不少美名。

   匪分山匪、土匪、水匪、马匪、乱匪、游匪、匪徒等称呼,匪里的头目做的有名了,都要自称自己不是匪,而是盗匪、大盗,如同给自己涂上金身。

   要是匪都做的不地道,上不了台面,就是寇,草寇、倭寇、乱寇、贱寇、毛寇等,不是人类,而是野蛮的禽兽动物。比如倭寇,就是极为鄙视的一种叫法,意思是说他们下贱的很,匪还算是个人,倭寇是寇,连人都不是,是矮小的杂种牲畜。

   道家对于盗的看法可以从庄子的文章看出一斑。

   《庄子?胠箧》中说: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盗跖后来成为古书中强盗土匪的代名词,平常讲的“盗亦有道”就来自这里。

   这段话的大意是,强盗问他的头领,盗贼这个行业也有它的道理吗?头领说,怎么会没有呢?天下的事情,哪里会没有道的呢?强盗这一行不仅有自己的道理,而且其中还有学问呢!先要“妄意”,就是估计某处有多少财宝,只有估计得正确才算高明——圣也。

   其次,在偷窃时,自己要第一个进去,冒第一个险,这算大勇气——勇也。

   再次,偷窃结束后,要最后一个撤退出来,承担最后一分危险,这是义气——义也。

   再次,确定那里该去不该去,什么时候去最有把握,知道什么可以战胜什么不可以战胜,判断正确了才不会有危险,这是盗窃中的智慧——智也。

   最后,窃的财物,应分配平均,这是盗行中的仁义——仁也。不具备这五种素质而成为大盗是不可能的。

   盗跖这一套说教,和儒家宣扬的“圣人之道”如出一辙,由此讽刺了儒家的虚伪。看来“圣人之道”如果用来教育君子,君子就能被培养成圣人;如果被坏人利用,坏人就能成为大盗。可是天下圣人少而大盗多,可见“圣人之道”给天下带来的利益少,带来的祸患多。所以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只有打击虚伪的“圣人之道”,让人民一切顺乎自然,天下才能太平。

   值得指出的是,跖是奴隶起义的领袖,由于代表了被压迫者的利益,所以被历代统治者诬蔑为“盗跖”。

   庄子对盗跖是有同情心的,曾多次指出这个社会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并且说,“圣人之道”教大家追名逐利,圣人的危害其实过大盗。与其把跖叫做盗跖,不如把孔子叫做盗丘。认为虚伪的“圣人之道”才是造成天下混乱的原因。

   传统文化中对侠义的大盗历来都是推崇的。《史记?游侠列传》里讲了很多侠客的故事,这些侠客大多数是大盗,但由于他们虽然是大盗但却很讲道义,所以司马迁为他们立传,使他们的英名千古流传。

   不过现而今,真正意义上的盗,已经绝迹了,有的只是匪,甚至是寇。那些动不动就拔刀相向,流血五步的愣头青,手上半分功夫没有,心里半点规矩欠奉,顶多只能说是流匪罢了。

   “请问这位先生,今日造访寒舍,不知有何见教?”

   老头虽然不得已坐到了桌子前面,仍然不得要领,哪里喝的下酒啊?

   “呵呵,老爷子,我姓白,这是我的名片.....喏....”

   白里溪嘴里不闲着,递过去一张名片。

   “白里溪...知秋斋的老板?”

   老头子拿着名片左看右看,心里这个纳闷啊,这知秋斋是玩古董的,莫非那古董里面出了一本葵花宝典辟邪剑谱?

   老头对自己的功夫还是自信的,就是在几十年前,国术繁荣的时代,他不敢说百战百胜,不过全身而退,凭借这一身小巧功夫和三丈长鞭,那是有绝对的自信,但是在这年轻人面前,他却是想跑估计都跑不了。

   “老爷子,我这个不速之客绝无恶意。今天就是在潘家园看到您在那人身上施展手艺,这见猎心喜,才追了过来。现在有您的功夫的人只怕是没有啰....”

   白里溪喝了一口酒,叹气之间透着一股无奈的悲凉。

   由于现在武器和设备的日新月异,这传统的东西既费时日,又费力气,还要遭尽苦头,已经是被废得精光了。

   “唉!是啊!现在的人连掏兜兜不会,只知道用刀片....”

   老头现在也放下心来,要是人家想干掉你早动手了,还吃你的猪肚子干什么啊?

   “呵呵,刀片还算好的了,大部分干脆就是改抢的了....连个出租车都不放过的...”

   白里溪这是说的好多的小毛孩为了出租车的那几百块钱,就敢于痛下杀手,这连匪都算不上,只能叫寇了。

   “唉!现在社会连贼都绝迹了!来,喝点....”

   老头子也兴头上来了。

   .......

   “唉,我说老爷子,我先看您上墙之后,到顶过去,往下一倒,在贴墙滑下去,那一下叫什么名堂啊?怎么不跳下去呢?那只有六米高,不是更快吗?”

   白里溪觉得有些奇怪,那样明明更快啊!

   “哦,你说的直接下跳我们行话叫‘大纵’,我用的是‘爬纵’。在那个时候到底还是有灯,来往也还是有人和车的,我要是这么大纵的话,难免被人看到。但是我那样子爬纵的话,光线黯淡,我手脚快一点,贴着墙体的话,要是不注意看,是发现不了的.....”

   老爷子解释道。

   “嗯,我看这个应该是你们以前到室内下手的时候用的多,行动之间毫无声息,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哈哈啊!”

   白里溪这是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呵呵,要是你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就没活路罗!现在的电视啊小说啊,都是扯淡,从两丈高的地方跳下去都不带声响的,那不是扯淡吗?你就是跳到一堆棉花上,也有一声闷响啊,尤其是在地方不明。寂静无声的时候更要用这爬纵。这要是盗门的手艺要是真到家了,那真正是来去无踪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