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称王

第37章 一日数惊

汉末称王 落拓江湖行遍 4980 2021-08-04 01:09

  此时堂上主公通兵事者皆以不同的形式表示赞同许烈之言,或点头,或微笑。

  不通军事者经他如此一说,似乎也觉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皇甫嵩听到灵帝发问,便站出来说道:“陛下,此子之言暗合兵要,所言不虚也!”

  刚刚被任命为讨伐大军一路主将的人都这么说了,其他人当然是只能符合了。

  灵帝点点头,眼眸中意兴正浓,他想要看看这个小伙子能给他带来多少惊喜。

  “既然如此,你便继续说说你觉得这战争该怎么打。”

  许烈应命称是,问道:“不知可有关东之地的地图?”

  灵帝一挥手,内侍们把准备好的地图抬了上来。

  许烈待摆好后,组织了一下语言,便走到地图前,拿起细杆,略微看了看,说道:“大家不妨请先看地图。”

  众人注意力集中而去。

  “如今黄巾乱起,虽是波及甚广,然而这盘大棋却有两个棋眼所在,二者一急一重!”

  “一急者便是这已经兵锋逼近颍川的贼人,起义刚开始没多久,便急急忙忙地跑到雒阳脚下,必然是打着震慑雒阳的主意,然而贼人毕竟愚鲁、不通兵法,只有这一路军队逼近雒阳,雒阳城中自有中央军队,出师讨伐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一路贼军,以之前我所言,两军对垒,其军必败。如此一来,除了能逼朝廷更快作出反应外,其实并没有丝毫作用。”

  许烈随后洒然一笑,说道:“若是贼军还有一路大军自另一处逼近雒阳,遥相呼应,那就难办了,不过可惜,他们没有机会了!”

  “当然,之所以说这是一急,不仅仅是其在雒阳脚下,更重要的是这是敌人破坏力最强、人数最多的一路人马,只要击败这一路,必定能震慑敌胆。所以我建议,此一路以重兵压境,力争最快打赢!”

  “一重者便是那太平道首领张角之所在的钜鹿郡,消灭颍川贼人是奠定胜利的基础,消灭张角的根据地则是防止贼人死灰复燃的前提。此一路,可命一稳重之人带兵,并不必多,只需纪律严明、兵甲齐备,以正兵而进,堂堂正正,一路压过去,所谓以奇兵冲其腹心,也可以正兵而行。”

  许烈见灵帝脸有疑色,便解释道:“这一路只需要不断地蚕食张角,压迫其活动空间,不需要以多么快的速度解决他,因为攻得太急,面对贼人的老巢,想必会损失惨重,由此而来,兵太多了也发挥不了多大用处,不如交给颍川一路。”

  “待颍川得胜,兵分两路,一路向南,一路向北,南者扫平余孽,北者扫平余孽的同时,前往钜鹿郡支援,待到两路大军汇集,届时,贼人必定也能得到大军覆灭的消息,胆气尽丧,又见有援军到来,哪里还会有继续作战的勇气?”

  “到那个时候,我方士气正锐,一鼓作气,必能一战功成,荡清寰宇!”

  许烈明白朝堂上估计已经有了计划,他也只是根据后世的先知条件,更好地调整了一下方略,希望这场叛乱能够更快平息。

  不过,许烈毕竟还是太年轻,或者说他没有把一些东西放在心上。

  灵帝率先看向卢植,问道:“卢中郎,许烈之言可是出自你手啊?”

  卢植恭谨地回道:“非也!臣只是在他听说雒阳传闻的消息时,给他纠正了一些错误的传言罢了!”

  随即何进上前说道:“陛下,许烈之言实属良言,然而臣以为陛下既定的策略才是上策!”

  许烈也是来了好奇,因为看见不仅是卢植,就连皇甫嵩也点头表示赞同。

  何进继续说道:“我大汉基业已历四百年,天下人心在汉,今黄巾作乱,势必当以犁庭扫穴之势,除灭群贼,方能展现我大汉之强盛,百姓才能对朝廷不失信心,宵小之徒才能莫敢作乱!”

  许烈听到这里便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因为他根本没把大汉当回事,他所站的角度根本就不是大汉朝廷的角度。

  “许烈之言,或许合乎兵要,但是考虑得不够全面,因此,臣以为,原策不变,两路大军并进,力争尽快破敌!”

  灵帝点点头,也看不出他现在是什么想法,说道:“诸位以为如何?”

  卢植和皇甫嵩为首的知晓兵事的大臣,皆言道:“大将军此言甚是!”

  灵帝见众见相同,遂看着许烈说道:“许烈,你的策略很好,这个答案,朕也很满意,相信殿上衮衮诸公也是如此,但是你毕竟年轻,日后还要多加学习啊!”

  许烈现在已经反应过来,自然是点头称是,躬身回道:“谨记陛下之言!必不负陛下之恩!”

  灵帝见许烈如此乖巧,哪里有少年人的顽固脾气,顿时更是心生提拔之意,想起才考了一题,便说道:“这第一题你是优秀通过了,那么如今便是第二题了。”

  说罢,灵帝看了看卢植,再次言道:“卢中郎说你勇力过人,要知道上了战场,勇武也是很重要的,第二题嘛,你不妨就展示一番你的勇力好了!”

  许烈一时便犯了难,因为他实在不知道怎么展示,难道找个人跟他打一架?

  皇甫嵩或许是看出了他的难处,出于对后辈的喜爱,便想要帮他一把,于是说道:“陛下,不如移驾殿外,以弓马试之!”

  “善!大将军速速准备,我等便在殿外一观许郎之勇!”灵帝当机立断便同意了。

  于是,便出现了一个“盛大”的景象,衮衮诸公连带着皇帝一同出现在大殿外,去看一个小伙子展示武艺。

  就是许烈一时也不知道为什么灵帝为这么偏爱他,而且还是第一次见面,一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至于有这么长时间的影响吧!

  或许……

  因为有皇帝亲自在场,何进很快便搞定了如弓箭、标靶、马匹等物。

  许烈看向皇帝,得到许可后,便快步上前,飞身上马,驰骋起来。

  只见其人如龙,马如虎,大有人马合一之势!

  满座衣冠皆是心中暗赞一声:“好!”

  随后,许烈身在马上张弓搭箭,纵马驰骋,旋即弓如满月,只听“嗖”的一声。

  箭如流星,眨眼间便稳稳射在一百二十步外标靶的红心上。

  紧接着,许烈调转马头,再次张弓搭箭,翻转身躯,又听“嗖嗖”两声。

  众目睽睽之下,两箭齐中靶心,此处倒射足有一百五十步!

  灵帝和文臣或许不能深切感受到这意味着什么,但是武将却是集体震惊了!

  在他们看来,许烈手上的弓是两石弓,要平射一百五十步,且是倒射,还要中靶心,当今天下恐怕找不出十指之数。汉人中,就算是现有的常规军队,能做到这种程度的或许也就边军有那么两三个人!

  就在他们震惊的时候,许烈的表演还没有完!

  他明白,今日是他的机会,绝佳的机会!

  许烈看了灵帝一眼,不知怎的,远远看去,觉得灵帝虽然对他极为满意,但是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

  许烈深刻地明白,现在的天下,灵帝还是主宰!要想成事,最大的依靠便是那位台阶上、冠盖下的而立青年!

  许烈将马驾到边上,此时距箭靶二百步,看了看箭壶中还剩下的七支箭簇,深吸一口气,双腿一夹,骏马长嘶一声,奔驰而去。

  许烈左手持弓,右手搭箭,一箭射出,右手继续不断地抽箭搭箭放箭,反复者再三,直到射出第六支箭时,衮衮诸公就算是个傻子,也是被震惊得目瞪口呆。

  但是,这还不是结束!

  许烈搭上最后一支箭,正准备射出去时,只听“啪”的一声,瞬间响彻了整个殿外,宫墙造成回音经久不散,余音震耳。

  许烈的第七支箭终究没有射出去。

  因为他没有弓了。

  弓在哪里?

  弓在地上。

  已是断成了两截。

  这是一把两石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