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世祖

第十章大明公报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5422 2022-11-27 19:35

  人人都是盐商,这跟人人都是电商有异曲同工之妙。</p>

  盐引制和之后纲盐法的区别,就在于剔除了滥竽充数的达官权贵,让盐商们能够正常卖盐。</p>

  即盐商垄断官盐行销权,也就是后世经销商、中间商,他们哄抬盐价,垄断官盐,而且自己还偷偷卖私盐。</p>

  无论百姓是买官盐,还是私盐,盐商都血赚。</p>

  而票盐制,则来自于道光年间的两江总督陶澍,其果敢能干,是满清中后期数第一的人物。</p>

  督办海运,革新盐政,可谓是力挽狂澜。</p>

  朱谊汐所倡的票盐制,则是借鉴于此。</p>

  只有花钱,普通人就可以成为盐商,在规定的范围内售卖官盐,打破了大盐商的垄断,掀起了新一波的盐商内卷。</p>

  百姓能买到廉价盐,中小商贩能赚钱,朝廷能收税,三方获利,而最大的受害者只有那些大盐商。</p>

  如此大的手笔,也只有惜财如命的道光能支持下来,这也是为何一鸦战争后,清廷可以答应赔偿两千一百万银元的原因。</p>

  不然,如果是雍正接手康熙那会,肯定谈不拢。</p>

  刘峙带着满心的惊悚,心事重重而去。</p>

  淮盐就在南京眼皮底下,试行效果好坏一见分明。</p>

  回到扬州后,一见众盐商,刘峙只能无力述说了一遍,摊手道:“陛下言出必行,我等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咯。”</p>

  而众盐商呜呼哀哉,自然不愿意屈服,只能找到盐运使魏康,苦苦哀求:“还望您老救我等一命吧――”</p>

  魏康也只能摊手道:“朝堂上的事情,已经决定的,老夫也无力更改。”</p>

  “说句难听的话,即使是首辅,也难改皇帝之决定。”</p>

  “尔等与其在这里哭泣,不如琢磨着日后,如何多抢些盐引吧!”</p>

  说完甩了甩衣袖,快步而去。</p>

  盐商们还想寻找盟友,但举目四望,却遍地狼群,泣血捶膺下选择屈服。</p>

  六月初,畅销于大江南北的《内参》,正式改名为《大明公报》,挂在内阁之下,阁臣监督,内阁中书舍人刊校,正式开始发行。</p>

  而作为发行的第一要闻,关乎民生计的盐制改革,就成了头版头条。</p>

  旋即,从南京沿着运河,长江等水道,送往了数百州县。</p>

  “票盐法――”</p>

  郑森从街头的粮铺中,花费了一枚铜圆(十文),买了一份《大明公报》。</p>

  像是报纸这种东西,此时并没有报亭这东西,销售地址往往是流通性极强的地方,如粮铺、客栈、酒楼等。</p>

  而相较来说,遍布全天下,转运极多的粮铺,夹带一些轻便的报纸,自然就轻而易举。</p>

  作为起居郎,郑森当然清楚内参改名的原因(这是皇帝亲自拟定的),也是明白大明公报的份量。</p>

  虽说通过那些同科,早就知晓票盐法,但等他亲自见到,仍旧现在吃惊。</p>

  这对于大明来说,不亚于颠覆性的改革。</p>

  “票盐法,人人可贩盐,我家之财几乎甲于天下,但却不能为之,也难为之啊!”</p>

  当然,郑森也明白,在票盐法公布后,大量的商贾将会挤入贩盐的行列,其利润将会大肆压低。</p>

  而对于坐着就能收过路费的郑氏来说,贩盐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引起皇帝的忌讳反而得不偿失。</p>

  “目前郑家最重要的,就是在仕途上的攀爬,成为真正的书香门第。”</p>

  郑森放下报纸,闭目沉思。</p>

  而马车中并不能完全屏蔽道路上两旁的喧哗与热闹。</p>

  拜《内参》刊发近两年所赐,报纸完全成为了人们的日常消遣,仅仅是南京一地,每次的消耗量达到了万份之巨。</p>

  近百万的南京城,有百分之一人口订阅报纸,剩馀的人也经常徘回于街头巷尾,听着人们议论,或者酒馆里听书,其影响力巨大。</p>

  至于改名的影响,则微乎其微。</p>

  大明只此一份报纸,名字叫什么并不重要,只要能刊登国家大事,例如达官贵人被贬,满足这些饥一餐饱一顿的草民们的虚荣心即可。</p>

  当然,他们也不愿意错过任何一条免税的消息。</p>

  胡宅。</p>

  作为徽商巨富,胡炬即使接待过皇帝,也依旧保持着低调,例如,他将皇帝暂居的院落封锁,自己一家人另行买了一套宅院居住。</p>

  “内参送来了吗?”</p>

  刚洗漱完,胡炬就迫不及待地喊道。</p>

  “老爷,内参没了,听说改名叫做大明公报,倒是跟以往一样。”</p>

  管家贴心的送来报纸,其上没有一丝褶皱。</p>

  油墨味浓郁扑鼻,胡炬仔细地嗅了一口,感叹道:“只要还用徽墨就成!”</p>

  说着,他立马摊开报纸,浏览起来。</p>

  不出意外,第一面,乃是关于皇帝的行踪、事迹,占据整个版面</p>

  没办法,朝廷的一切政令,都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的,即使是国家大事也必然涉及到皇帝。</p>

  前半部分是皇帝接见某人等事宜,虽然只占据很小一部分,但胡炬仍旧看的认真。</p>

  剩余的部分,则是他真切关心的大事:票盐法。</p>

  而内阁关于票盐法,只是着重说明票盐法运行规则,以及何时施行,何地试行等事。</p>

  就像是公文一般,没错,它就是公文,只是更平语化的公文。</p>

  “终于来了。”</p>

  胡炬感慨万千,他一口气饮完茶水,兴奋到难以自制。</p>

  盐商垄断盐业的时代,终于结束了。</p>

  对于拥有大量钱财和渠道的徽商来说,他们说欠缺的,只有一个机会。</p>

  贩盐和贩粮一样,即使日后利润单薄,但它们是百姓日常所需,从来都是旱涝保收,不缺买家。</p>

  这样的买***起土地还要稳当。</p>

  “刘峙啊刘峙,你们也有今天,日后咱们倒是看看,谁能瞧不起谁。”</p>

  而在另一边,陕商们也对票盐法的施行表示欢迎。</p>

  两湖地区虽然有着井盐填补,但依旧有很大一部分吃着淮盐,如今淮盐试行票盐法,对于陕商来说,更是大惊喜。</p>

  <a id="wzsy" href="http://m.yawenku.com">雅文库</a></p>

  淮盐试行了,那井盐还会远吗?</p>

  如此一来,枷锁一般的盐商行会,就会形同虚设,利润大增啊!</p>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