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世祖

第三十六章东亚局势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5386 2022-11-27 19:35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三十六章东亚局势大明在为云南的收复而欢欣鼓舞之际,朝鲜也迎来了欢乐时刻。</p>

  蜗居在平壤年余的朝鲜王李淏,正式还都汉城。</p>

  一路上,数千明军护送,万余朝军伴随左右,浩浩荡荡地南向汉城。</p>

  与之相随的,还有数百名文武,几千家眷,连绵数十里,极为夸张。</p>

  对于财政单薄的朝鲜王廷来说,如此大规模的还都,钱粮负担极重。</p>

  吴三桂建言,不如用船,将所有人一股脑打包,从仁川登陆回汉城,顺便瞻仰一下他的丰功伟绩。</p>

  对此,李淏毫不犹豫地拒绝:“朝鲜民众备受欺凌,今南还旧都,就是为了彰显王威。”</p>

  实际上,则是对于海上的不信任。</p>

  似乎也是知晓朝鲜的窘境,明廷将朝贡的银圆两万块,提前送来,至于十万石粮,可以押后再付。</p>

  这对于朝鲜来说,可谓是意外之喜。</p>

  要知道,朝鲜银铜稀缺,在之前民间一直认可布匹,粮食,以物易物。</p>

  壬辰倭乱之后,由于明军入朝作战,携带了大量的白银,所以才让朝鲜开始流通白银,并且认可白银的货币功能。</p>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由于进口明朝商品太多,导致白银外流,以至于朝鲜银贵粮贵。</p>

  而且,粮贵的,只是在寄生城市汉城。</p>

  相较来说便宜,反而是黄金。</p>

  因为朝鲜半岛,金矿颇多。</p>

  朝鲜缺粮吗?其实不缺。</p>

  那些两班贵族的家中,囤积了不知道多少的粮食,但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导致运不出去,催升粮价。</p>

  两万块银圆,对十万石粮来说,其实并不算亏本,如果明朝负责船只运输的,直接从八道沿海转运,反而有赚头。</p>

  甚至,朝鲜王廷想到,不如将那些距离远的,如平安道、全罗道等税粮,转交给明朝。</p>

  然后直接在汉城,收两万白银得了。</p>

  不仅省了运送费,还得了白银,一举两得。</p>

  松商、湾商也慷慨解囊,献上了十万两白银,作为还都的费用。</p>

  在这种情况下,李淏自然大手一挥,浩浩荡荡的南下汉城。</p>

  到了六月初八,朝鲜王回到了属于他的都城。</p>

  不过这次与上一次的壬辰倭乱相比,朝鲜王不至于太狼狈,景福宫相对完善,宫女宦官一应俱全。</p>

  入住景福宫后,李淏面临了一个政治难题——如何面对太上王李倧。</p>

  以及被满清推举到王位,年仅十一岁的弟弟李澂。</p>

  对此,满朝文武在太上王李倧的意见上,达成了一致,继续尊崇为太上王,待遇从优。</p>

  甚至为了突现孝道,殿下也得让出昌德宫正房。</p>

  李淏同意了。</p>

  而在处置被迫登基的李澂。</p>

  有的大臣觉得应该流放江华岛,有的则觉得应该安抚人心为要,封个院君,显示以仁。</p>

  纠结了半天,李淏还是决定以仁孝稳妥些,毕竟父亲李倧还没死呢!</p>

  李澂也得封安定大君。</p>

  这一次大乱,直接促使君王易主,南北大乱,整个朝鲜王廷痛定思痛,决意效仿明朝,进行改革。</p>

  如,之前断断续续推行的大同法,将得到彻底的贯彻,废除贡物法。</p>

  另外,从明朝引进战马、火器,重建禁军;授权湾商、松,与来朝的明商通商;历法上,从明朝学习《崇祯历书》,规范历法;经济上,允许明制铜圆、银圆流通,促进商业发展。</p>

  政治上,因为与明朝通商,所以其效仿明朝,设立商曹,专收来往商税;设理藩曹,处置咸镜道、平安道的女真、索伦等部落。</p>

  另外,将中央军内禁卫、兼司仆、羽林卫,以及平壤义军,合并为“内三厅”,自之为禁军,合计两万人。</p>

  这一番措施之下,朝鲜竟然呈现许多复兴之象,这是自壬辰倭乱以来,少有的现象。</p>

  在通商上,朝鲜的湾商、松商,为了垄断贸易,也是朝鲜王的酬谢,将通商的地点,放置在永宗岛上。</p>

  即,来往的明商,不得擅自入境,只能在永宗岛与湾商、松商贸易。</p>

  一如满清的广州十三行,日本的长崎,通商和开国,这是两码事。</p>

  永宗岛位于仁川之外,距离汉城极近,方便收取税收,位置也极好,临近汉江。</p>

  当第一波明商,抵达永宗岛后,整个朝鲜陷入到了惊喜之中。</p>

  随着明、朝商贸的繁荣,这让对马岛大名宗义成大为眼热。</p>

  对马岛位于日、朝海峡之中,距离朝鲜只有一百里,一直承担着对朝贸易的职责,甚至,其一仆二主,在日本是大名,在朝鲜是将领。</p>

  如今,对马大名宗义成眼见明、朝贸易如此火热,也想讨一杯羹。</p>

  从朝鲜进口唐物,再转销国内,这不算逾越吧?</p>

  他只能上书江户,汇报了朝鲜的局势,附带了唐国的战事。</p>

  由于朝鲜和日本一衣带水,加上朝鲜海峡太过于浅薄,日本一直视朝鲜为家门口,极为关切。</p>

  所以,这封奏疏,迅速地来的江户中奥,幕府重臣保科正之、大老酒井忠胜,老中松平信纲,阿部忠秋,飞速赶来。</p>

  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此时正躺在被窝中,年仅四十七岁他,眼窝深陷,脸色苍白,疾病缠身。</p>

  显然,这位完善幕府制度,闭关锁国,修订《武家诸法度》,镇压天主教的日本统治者,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p>

  “你们看看!”虽然身体虚弱,但德川家光的话语,却重达千斤。</p>

  “是!”几人不敢耽误,轮流传阅。</p>

  身为幕府重臣,唐学休养自不必说。</p>

  “你们怎么看?”德川家光躺在被窝中,轻声问道。</p>

  “这场女真之乱,即将平息。”</p>

  保科正之大喜过望,忙拱手道:“此乃天大的喜讯,女真人虽然凭借一时蛮力,席卷了唐国,但到底是蛮夷,不可长久。”</p>

  “如今其退缩至辽东,但只能苟延残喘,活不了几年了,一旦时机成熟,唐国必然伐之。”</p>

  “唐国不愧是天朝,再一次扶立李朝。”</p>

  酒井忠胜也认可这个说法,并且言道:“朝鲜效仿唐国,一番变革后效果难料。”</p>

  “最近长崎那里也言语,唐商最近也多了不少……”</p>

  7017k</p>

  </p>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