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世祖

第五十三章意在沛公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5597 2022-11-27 19:35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五十三章意在沛公在1609年被萨摩藩俘虏后,尚宁王被迫与萨摩藩签订《掟十五条》,承认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同时将奄美五岛划归萨摩藩直辖,才得以释放生还。</p>

  此外,琉球还被迫遣使谒见幕府将军,此举被称为“上江户”。</p>

  由此,琉球与对马岛一样,出于贸易考虑,成了一国两属,贸易完全被萨摩藩把持控制。</p>

  “岂有此理,朕立马派遣东海水师驱逐倭人。”</p>

  朱谊汐愤怒一拍,立马就下定了主意。</p>

  随即,他又召见了德川幕府的使臣,说明了情况。</p>

  出乎意料的是,其得知岛津家如此妄为后,竟然说道:</p>

  “早在宽永十四年,我日本国王就加封鹿儿岛藩琉球十二万石高……”</p>

  闻听此事,朱谊汐一怔。</p>

  这德川家是傻了吧,地方诸侯扩充实力,竟然还默许了,难怪日后会被倒幕派推翻,这是报应啊!</p>

  “既然如此,琉球乃我大明属国,贵国既然不管,那我大明就不会客气了。”</p>

  一番宣告后,这场正旦朝会才算真正结束。</p>

  在京的藩国使臣们一个个议论纷纷,都说着大明帮朝鲜复国后,再次准备给琉球复国。</p>

  夸赞,宣扬,羡慕等声音不绝于耳。</p>

  宗主国嘛,就是那么霸气。</p>

  不过对于此次教训日本人,恢复琉球,朝鲜显得很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要参加这次行动。</p>

  不过就算其再三哀求,皇帝也没有答应。</p>

  他哪能不知道朝鲜人的心思,壬辰倭乱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报复,一直没有机会。</p>

  如今跟在大明屁股后面捡零落,倒是舒服的很。</p>

  若是平常的复国也就罢了,朱谊汐巴不得全天下的藩国都过来瞧瞧,彰显国威。</p>

  但考虑到琉球群岛位置太重要了,是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不可让人。</p>

  所以,朱谊汐准备帮琉球国一把后,批准其内附的要求,从而设置琉球府。</p>

  自此,通过琉球的奄美群岛,几乎可以近距离接触日本的九州岛。</p>

  偌大的东海,那就真正成内海。</p>

  “让东海水师总兵郑芝龙来见我。”</p>

  皇帝琢磨了一下,这事得面对面谈,书信什么的不仔细。</p>

  “算了,从舟山来一趟挺麻烦的。”</p>

  还得派朱静去。</p>

  这小子已经培养了多年,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领兵作战,都有了几分本事,去一趟琉球涨资历,那前途就不可限量了。</p>

  况且他还是个体会君心的人物的定然能完成任务。</p>

  想到这,朱谊汐就决定拖延其入京营的时间,先让他去刷资历再说。</p>

  群臣知道后,一个个都沉默了。</p>

  旋即,又忙活着准备在使团中插人手,人人都知晓这是个躺赢的差使,谁不想子弟混功劳?</p>

  热闹的正旦过去后,时间就来到了绍武五年。</p>

  即,公元1651年。</p>

  也就在过年后不久,新任秦王朱存木釜苦等了数月,终于获得圣旨,获封秦王。</p>

  也就在这时,朱谊汐突然醒悟。</p>

  朱存木釜没有子嗣后裔,虽然年纪轻,但想来未来肯定惊险。</p>

  这秦王爵,也能让自己某个儿子去继承,也算旁支入嫡系。</p>

  兵部对于物资供应,倒是有条不紊地准备着,鞋袜,被套,夏装,武器,火药,骡马等等,大量的囤积起来。</p>

  由于军粮是从太仓中直接拨出,粮价反而没怎么涨价,一直平稳如初。</p>

  不过,吕大器入阁后,对于京城的粮价,做出了新的建议:</p>

  “绍武二年,京城初复时,姜少保留守京畿,核定粮价为一石每银圆,上下浮动不得超过一成。”</p>

  吕大器拱手,看着眼前的皇帝,以及内阁大臣们,他丝毫不慌,说出了自己入阁的第一把火:</p>

  “如今京城稳固,海运畅通,丝毫无运河之堵塞,以至于漕运总督衙门核定的运兵如今只有万余,甚至逐月在减少。”</p>

  “如今海运占七成,漕运只有三成,京师粮食极多,粮价却不动如山,依旧在一块银圆附近。”</p>

  “据老臣所知,江南粮价最贵的应天府,也不过七毫,京师粮价不合时宜。”</p>

  闻听这话,气氛瞬间就安静下来。</p>

  无他,粮食问题无论在何时都是要紧的事情。</p>

  在湖广时,幕府借助于陕商的力量,建立起了粮食行会,聚集了大量的中大型粮商,稳定了粮价。</p>

  随后,又建立了铁器行会,盐商行会,酒醋行会等等,控制着消费品的价格,顺带解决收税的问题。</p>

  等到皇帝入北京后,考虑到行会巨大影响力和垄断性,解散了各种行会,但却出导了粮食指导价格,防止物价飙升。</p>

  在这个粮食决定一切的时代,控制了粮价,就等于把控了物价。</p>

  粮价稳,则万物稳。</p>

  各省都对粮价具有指导价,而京师更是如此。</p>

  这两年来,由于河北、山东陆续恢复了生产,加上南方稳定输出粮食,粮食其实一直是处于阴跌状态,粮商大谋其利。</p>

  粮价不跌,其他物价也就硬挺着,这就让人难受了。</p>

  所以,吕大器的意见是,随时势而变,粮食指导价也要变。</p>

  一个想变,而大部分的朝臣却不想变,想要稳定。</p>

  之所以反对,就是因为粮票。</p>

  粮票是根据朝廷太仓粮食来发行的纸币,如果粮价跌了,那么粮票的价值也就低了,从而使得财政收入减少。</p>

  但吕大器却看到了纸钞的危害:</p>

  它会绑架整个朝廷维持高粮价。</p>

  也就是说,等到朝廷哪天没钱了,就会催高粮价,从而提高粮票的价值,购买力,解决财政问题。</p>

  所以,长此以往,朝廷只会让粮价越来越高,而不会降低,从而演变成了官逼民反。</p>

  当然,绍武朝廷不会如此,但难保后世之君不这样想啊!</p>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p>

  赵舒目光一凝,轻声道:“吕公的心思,意在粮票吧!”</p>

  皇帝立马醒悟过来,若有所思地看着吕大器。</p>

  吕大器知道瞒不住,也不想转圈,直言道:“粮票虽好,却遗祸无穷。”</p>

  7017k</p>

  </p>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