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在七零锦鲤文当炮灰

第90章

  刘二柱骑在李郎中的自行车上, 大杠上坐着刘小虎, 后座上是刘小麦。

  张秀红骑着叶华娟的自行车, 后面坐着刘小豆。

  一家五口笑笑闹闹地往县城赶去。

  “爸, 妈, 你们又没自行车, 怎么会骑自行车啊?”刘小麦问道。

  真是难以置信, 刘二柱同志的车技居然比他拉板车要稳得多。

  “这可能就是天赋吧,我小时候第一眼看到自行车,我就知道我会骑。”前方飘来刘二柱同志谦虚的声音。

  刘小麦感叹:“骑得好啊, 爸。”

  张秀红毫不留情地戳穿:“那是因为自行车贵重,就是天王老子骑上去也不敢嘚瑟,摔着自己没事, 摔着自行车可不得哭死吗。心里带着尊敬, 骑得必须好啊!”

  刘小麦鼓掌:“说得好啊,妈。”

  刘小豆和刘小虎看着两边风光, 眼睛都看花了。

  不多时到了县城, 他们直奔供销社。

  因为是周末, 供销社人满为患。刘小麦生怕她的大妹和小弟被拐走抱走了, 左右手紧紧牵着他们, 在人群中挤来挤去, 倔强相连。

  不像公社的供销社,只有一大间屋子。县城的供销社有上下两层。

  底下一层是卖日用品,张秀红凭借一身好本事成功抢到了两大块军绿色的布料。

  “等回去了, 给你们姐弟三个一人做一身新衣裳, 做汗衫子!”

  人多吵闹,张秀红隔着好些人头对着刘小麦他们呐喊。

  刘小麦觉得她听懂了,大声喊回去:“是的是的,好多汗啊,衣裳都潮了,买好了我们就上去吧!”

  两个人驴头不对马嘴对话了一通,都满意了。张秀红把买到的布塞到袋子里,由刘二柱在前面英勇开路,一家人往二楼挤。

  二楼人就少多了,卖的都是比较贵重的物品。刘小麦就看到一排手表专柜,格调太高,买不起啊买不起。

  他们小心翼翼地来到了收音机专柜。

  这个年头的物资是匮乏的,但从来不是一无所有。最起码这个县城供销社里的收音机就有很多种类。从外观看,有棕黄色木质的,有漆黑色塑料的,也有银灰色铁皮的。

  刘小麦一家五口,个个眼睛都看直了。

  比较夸张的是刘小虎,他长久地张着嘴巴,口水都蔓延开了。

  刘二柱发出老实人的感叹:“这就是收音机吗,长得可真俊啊。”

  “小麦啊,我们买哪个啊?”

  到了这种场所,张秀红说话都轻声轻气起来了,生怕惊扰到收音机一样。

  相比较后世,这些收音机的功能都是非常简单的。

  刘小麦只是想买一个回去听听新闻,不当睁眼瞎。

  “哪个都好,有就行啦,看你和爸的意思。”

  “我跟你爸又不懂,这个主就给你做了。”张秀红把她往中间拽拽,“你想要那么久了,你来选。”

  “你妈说的有理。麦啊,你看中哪个选哪个,我们不差钱。”刘二柱牛气的不得了,柜台后工作人员频频看来。

  刘小麦就摸了摸她大妹小弟圆溜溜的脑袋:“你们两个想要哪个?”

  刘小豆指着铁皮的:“这个、好看。”

  “不要不要!”刘小虎摇头晃脑,“要黑的要黑的,我是男生我喜欢黑的!”

  “好的好的。”刘小麦满口答应,“我们就买木头壳的收音机吧。”

  刘小豆和刘小虎:“……”

  “听你们大姐的,你们大姐懂得多。”刘二柱很赞同刘小麦,“这种就是好,像我们老农民家能用的。”

  刘小麦唇畔抽了一下。

  她懂什么呀,她其实也不懂这些。

  但是一看这个木头外观的收音机就比另外两款便宜,因为笨重朴实嘛。

  她猜对了。

  这个收音机只要四十八块钱,他们准备了五十块,结果还能余两块!

  居然有一种赚了的感觉。

  张秀红从兜里掏出来钱和票,往柜台上一拍,干脆利落:“拿走拿走!”

  工作人员诧异地把她看了又看。

  这个乡下女同志好阔气啊。

  要知道,就算是城里工人,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面上也是会露出肉痛的神色的。

  实际上张秀红同志早就在家给这些钱啊票的偷偷念过经了,今天来就是送它们上路的。

  谁让她家小麦有出息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啊。

  可人家供销社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啊,还以为眼前这一家子是什么深藏不露的人。

  于是平日里爱买不买的冷脸冰消雪融,硬是热情起来了,亲力亲为地给他们讲解怎么用收音机。

  刘小麦一家都学习的非常认真。

  哪里是调节电台的,哪里是调节音量的。

  刘小虎踮着脚拼命地往上看:“我会了,大姐我会了!”

  他想摸摸他想摸摸,能不能让他摸一摸?

  张秀红“啪”一声拍开他的手,冷酷无情道:“把你的小黑手收回去。”

  这臭小子把他们家收音机摸坏了摸脏了可怎么办哦。

  “……”刘小豆谨慎地朝后面靠靠。

  小虎笨笨,幸亏她没学小虎乱伸手。

  刘小虎泫然若泣,可怜巴巴看着刘小麦:“大姐……”

  “没事没事,我们回家再慢慢看。”刘小麦不走心地安慰自家小弟。

  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取出一个纸盒子,把收音机小心地放在里面。

  “你们要轻手轻脚的,不能摔不能掼,要是哪里不灵了,带过来我们跟你们找毛病,不要在家乱按。”

  刘二柱忙不迭道:“晓得了晓得了,谢谢同志。”

  天老爷哟,这么贵重的物件,他们还不得供着,怎么舍得摔啊掼的。

  就算现在,刘二柱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人家工作人员把装着收音机的纸盒子推到他面前,刘二柱紧张的要命,手指捏着裤腿,就是不敢去接。

  “没出息!”张秀红看不下去了,一伸手把刘二柱揩到了一遍,自个气势昂扬走上前,盯着那个纸盒子看。

  看了一会儿,她把刘小麦往她那里拉:“小麦拿!”

  “……”刘小麦从善如流,“好的好的。”

  不就是收音机吗,刘小麦你可以你可以你可以!

  她两只手臂一齐上,把纸盒子当胸抱。

  刘二柱和张秀红瞠目结舌。

  刘小豆和刘小虎羡慕坏了。

  刘小麦顺了个舒服的抱姿,转身回头,“我们走不走啊?”

  刘二柱:“走,走的。”

  刘小麦立刻步伐轻快起来。

  “慢点!小麦你慢一点!”张秀红生怕她把收音机摔了。

  娘哟,这孩子心怎么这么大呢,抱着的可是收音机啊!她怎么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妈,再不走我们就赶不上国营饭店的饭点啦!”刘小麦就记得吃吃吃。

  张秀红急急跟上去:“小麦你抱好了!你别摇身子,别跑!”

  刘二柱同志和两个小的落在后面,迷茫对视。

  刘小豆提出疑问,“妈怎么不、不自己拿?”

  “这个嘛……”刘二柱突发神力,把他们一左一右夹起来就跑,“走,我们找你妈问问去!”

  ……

  可能是日子好过了,这一次他们一家五口来县城,相比较上一次悠哉很多。

  在国营饭店吃了一顿好的之后,他们在县城漫无目的地转了一圈。

  刘二柱带着他们去瞻仰了一遍黑市的遗址,那里早就人去院空了。

  “现在我们这个县城治安好多了。”刘二柱小声跟他们讲,“你看着边上那些歇脚的、路过的人,他们很有可能就是公安同志,他们管这个叫……”

  “叫便衣?”刘二柱还在绞尽脑汁回想呢,刘小麦已经开口了。

  “是是是,就是便衣。”刘二柱很诧异,“小麦啊,你怎么什么都晓得。”

  刘小麦笑了:“以后我们一家人要天天听收音机,这样我们会晓得的越来越多。”

  张秀红掐了一把刘二柱:“姑娘跟你说话呢,你听到心里了没有?”

  “……”刘二柱低头看着刘小豆和刘小虎,认真地说,“你们大姐的话在理,她说到,你们就要做到。”

  刘小豆和刘小虎诚实地摇头:“我们听不懂,我们跟妈学。”

  张秀红同志:“……”

  可以的可以的,都盯着她呢,她非得以身作则,让这些大的小的都轻松不了。花了这么多钱买的收音机,必须好好用起来,再等几年让小刘家再出两个文曲星!

  小麦说了,她的大妹小弟特别适合读书。

  张秀红已经完完全全相信了,她必读好好培养两个小的。

  “哎,麦啊你看,那边就是县中学。”

  刘二柱一指,刘小麦立刻跑近了去看。

  县中学有着高高的围墙和结实的大铁门。因为是周末,大门紧锁着,但是能看到里面的各种建筑物。

  两层的教学楼,白的墙红的瓦,对着外面的墙体上印着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画像和语录。

  操场在旁边,高高的红.旗在飘扬。

  这才是学校啊,公社中学跟它比起来,就好像是快被拆迁的地方。

  “我要是能到这里读书就好了。”刘小麦脱口而出。

  “怕是不行。”张秀红叹气,“我们队里都是去公社中学的,我就没见过有人去县中学念书……不对,也有一个,那是他爸成县城工人了,还是正式工。”

  升学基本上是靠推荐,不晓得别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但是在他们这里,队里都是推荐孩子到公社念去。

  比如刘四柱,比如张秀英。

  “我要是特别优秀,人品特别好,又出身贫农家庭,也不能被推荐到县里念中学吗?”刘小麦先自夸了一顿。

  张秀红被问住了:“我跟你爸哪里知道呢,我们又没念过书。”

  “麦啊,你念中学早着呢。”刘二柱说道,“我们不急,回头慢慢打听。”

  “不早了。”刘小麦摸了摸下巴。

  她一本正经地说:“我毕竟是个十来岁的人了。”

  她马上都要在礼堂见领导了,她的机会来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