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守村人

正文卷 第三百一十四章 分配各地忽惦念(第四更)

大明守村人 农家一锅出 4797 2024-04-14 05:08

  “真的?”孩子瞪大眼睛,满脸欢喜的神色。

  “正好帮着图书馆照看你们。”生员同样欣喜。

  “那就不用再给你带米和咸菜了?家里省了一斗的粮,我明天不回去,我在这吃,又省一个人的。”

  这个叫布布的孩子说出欢喜的原因,省粮。

  他兄长没有秀才的资格,在官学中就只能自己带米做饭,否则官学给一点米。

  正常来说,若不是明初,没有秀才功名的进不去官学。

  秀才在官学,一人一个月给六斗米,这个米不直接发到个人手上,在官学做,大家一起吃。

  没有秀才功名的,只好自己掏米和咸菜,米交给官学。

  上元县的方教喻一人一月只收两斗,意思一下就行了,就让他们跟着一起吃,有时候有肉了,也分他们一点。

  现在变成一人一月一斗米,咸菜半斤,别的不要,还给墨和纸。

  这个不是官学给的,是下丘村给的,要那一斗米和半斤咸菜是为了区分大家的地位。

  下丘村每年会给宁国府官学提供四千贯的费用,太平府两千贯。

  到应天府这里,还没确定数量,反正够他们每天吃肉了,还有衣服和笔墨纸。

  事情是这样的,但是布布的兄长脸色却非常难看,那一斗粮……扎心了!

  “不行,明天一早吃完饭就走。”当兄长的坚决不同意。

  “好……吧!”布布低着头离开。

  “布布,明天走的时候给你多带包子,伱拿回去给你娘和妹妹尝尝。”

  王树在旁边看到了,对孩子喊,这孩子可是顾家的。

  “啊?谢谢王树哥哥。”布布一瞬间又恢复到那活泼的样子。

  ……

  眼见到中午,江宁县官学的人才赶到地方,他们离得远。

  不过他们的生员一样会来图书馆借书,多走几步路,借一次能看很多天。

  他们先把行李放好,洗洗手和脸,吃饭。

  为了迎接他们,今天做了不少肉菜。

  午后有人找他们说明情况,他们要和之前的学子们一同照看孩子,同时为孩子们讲课。

  学子们则与他们说详细的内容,并把小故事书给他们看。

  翌日一早,所有的生员全部回家休沐,他们的家就在应天府,在别的府就进其他府的官学。

  除非他们能够进国子监,那个在南京。

  王树的学籍也挂在上元县,他属于例外,他根本不去官学上课。

  每一个生员都得到了大量的包子,拿回家给家人吃。

  有弟弟妹妹在这里的,跟布布一样,被带回去。

  第二天早上生员们回来,学子们已有四百二十四人准备妥当。

  宁国府有一百零四个百货商店,太平府有一百零六个,再给石臼湖安排两个,每个百货商店配两个人。

  剩下的一百零一个等和官学的人交接完毕,他们要在应天府的百货商店当掌柜。

  大家抓阄,抓到哪个是哪个。

  除了石臼湖的四个人,他们属于江宁县,直接过去,其他的人先到府衙。

  告诉府衙百货商店开业了,得照顾,每年下丘村没少给东西,还为养济院和官学捐钱。

  下丘村的买卖开过来,出了事情就是官府的问题,是他们没照看好。

  四百二十四人分别上船,带上午饭和晚饭。

  去太平府的人午后能到,不过他们得往村子跑。

  去宁国府要晚上到,他们一直走水路,中途除非解决生理问题,否则不下船。

  里长带着孩子和朱樉在码头上与学子们挥手作别,学子们一个个斗志昂扬,好像去打仗一般。

  当最后一艘船消失在视野中,里长才跟着大家转身回图书馆。

  “朱里长,终于开业了,张罗了这么长时间。”朱樉感觉松快许多。

  “仅仅是开始,后面或许会遇到不同的事情,把一件件事情解决掉,积累经验,才能继续对外扩张。”

  里长也不晓得会出什么问题,反正憨憨说的,到时候得调整。

  现在各村的地方雇佣当地人看管商店,人手由里长安排,东西如果丢了,大家官府见。

  以后百货商店长期雇人,一般是四人,两个码放货物,两个年岁大的人负责晚上守夜。

  这就是挑选最穷的人家来做,提供工作岗位。

  村子里有什么草药了、蘑菇了、竹笋等东西需要卖,百货商店会收。

  别人买东西自然是商店的基本职能,百姓就不用跑到很远的地方了。

  朱樉想了想,摇头:“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大不了某个店我不开了,我派人手过去收拾他们。”

  他想到的事情乃别人抢百货商店的东西,或者不给钱,随便拿个东西就要让商店出高价收。

  二人说着话来到二楼,有生员在溜达,看看什么书在什么位置,以后好拿出来看。

  有的跑到下面的地方,手捧着小故事的册子学。

  另外就是被学子们喊去帮忙带孩子的,小孩子们上一会儿课,就玩耍一会儿,再上课。

  现在到了吃间食的时间,巳时二刻,饿了。

  以前他们一天两顿饭,饿了只能挺着,甭管新陈代谢速度有多快,没有饭吃。

  如今一天吃四顿饭,三顿正餐,加一个间食。

  一般间食会给个面包,或者一个麻花,学子和生员年岁有的也不大,既然如此,都有。

  “看得我都饿了。”朱樉咽一下口水,他十六岁。

  “憨憨哥,做煎饼果子吃吧!小一点的,不耽误中午吃饭。”小丫头吧嗒两下嘴儿。

  “煎,果,吃,嗯!嘿嘿嘿嘿!”朱闻天答应。

  大家转身离开图书馆,回盒饭店,朱闻天和小丫头忙碌起来,一会儿一套煎饼果子。

  拿到的人不吃,站在旁边等,最后里长也拿到一个后,大家才开心地大咬一口。

  “好吃不?”朱樉问身边的护卫,护卫们也有。

  护卫哪能说不好吃,一个个点着头,使劲嚼着,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煎饼果子有多香。

  “也不晓得他们出去后能不能适应,每个店里都有厨房,他们得自己做饭。

  就培训了不到半个月,有的学子倒是好,上来就能做,在家的时候没少干活。”

  朱樉想起了派出去的学子,专门培训过,主要是切菜和炒、煮、炖、煎、蒸,都没指望他们会颠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