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天启书

人在江湖 88”第一储士族“钱鸿鼎

天启书 钨铭 7126 2024-04-14 05:08

  西长安就是一个大工地,除了皇宫没啥好玩的——而且皇宫里也没什么人了,当初十几万人,现在就剩下几千人在修皇家电报机和皇家计算机。

  于是我去了东长安——当年的长安县。

  东长安依然繁华无比,甚至——更加繁华。她看起来才是一个帝京的样子嘛。

  西长安气势恢宏,但只是从一千米高的皇宫看去,她才气势恢宏,平时只是一个空架子。

  而东长安呢,她不像西长安这样冷酷,也不像西安县这样乱糟糟。事实上,东长安符合我对帝京的一切想象。八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帝京的时候,我以为会看到像东长安那样的帝京,结果看到的却是西长安那样。

  东长安现在差不多也有了几百万人,完全是一副帝国首都的样子。城中心是皇城,皇城里最显眼的是皇宫,皇宫中最显眼的是未央宫。皇城外是几十个区,包括士族区、平民区、贱民区、集市区、祭祀区、军事区、各省区、工户区……每个区又分为各种不同的市、户等等。

  各种各样的人或是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或是在各种工坊店铺里忙碌着,或是买着各种东西,或是在待在家里干着什么……

  他们好幸福,即使这种幸福是转瞬即逝的;如果不能反抗,为什么不能享受这种转瞬即逝的幸福呢?

  -

  -

  走到皇宫前,好多大官正要上朝。

  他们都是新人——我的意思是新面孔的人。他们老得老,小的小。老的都是以前大明朱照天时代的大臣,都是四五十的人;小的都是今年刚中举的文人,不过二十来岁。

  我走进皇宫。我很清楚,只要你装出一副熟识的样子,卫兵就会觉得你跟熟识——何况我把几辆装甲车停在门口了呢。

  我一一走过皇宫太极门——御龙道——九龙坛——武德殿——未央宫,然后被堵在未央宫门前。

  禁军盯着我:“你是谁?怎么没见过你?”

  我:“我是……我来逛逛,来找……嗯,第一士族钱照定……”

  禁军:“他不在长安!你是谁?什么官职?”

  我:“我……还真不知道自己啥官……”

  这些人围上来。

  一个人走过来,穿着龙袍!

  敢在皇宫穿龙袍的只有一个人——第一士族钱照定;但他不在,因此那就只有“第一储士族”钱鸿鼎了。钱鸿鼎,原名朱鸿鼎,原大明王爷朱照定的嫡长子;朱照定改名钱照定,他也就叫钱鸿鼎了。

  此人刚刚二十岁,两个月前刚被立为“第一储士族”,意思是第一士族钱照定死后,他就是新的第一士族。

  据说,为了这事,钱照定处决了大批官员和士族,因为他们竟然敢反对。我曾经看过锦衣卫的《锦衣卫情报汇编》,处决名单上的名字密密麻麻看不到头!

  钱鸿鼎走过来,盯着我看。

  几十个禁军赶紧行礼。

  我对他点头,鞠躬行礼:“臣参见第一储士族!”

  他方脸浓眉,身材很矮却很结实,和钱照定很像。他说:“你是陈驹吗?我爹常提起你呢。”

  我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我一定誓死效忠朝廷!”

  他笑了笑,走进未央宫。

  我也溜进去,那些禁军不再阻拦。

  我想我大概有一种“情报癖”,每当有不知道的事情,就像被蒙在被子里一样难受,因此我总是看各种各样的书,读各种各样的情报,不过,最爽的还是去朝会直接听百官的汇报。

  -

  -

  钱鸿鼎一屁股坐在未央宫的龙椅上。

  我吓了一大跳,但几百个官员却没用任何表情,看来这些都是常事。

  我挤在群臣的尾部,就跟我以前在大明朝会上一样。

  杨明阳首先站了出来。

  杨明阳现在是共治律法部部长。他是京畿第一大士族的家主,拥兵百万,差不多算是权力最大的官员。

  他说:“我建议撤销西厂、东厂、机密处!它们三个权力太大,无法无天,民愤极大!前些天有人举报别人谋反,律法部还没说话呢,他们就杀了一大批人,结果活活把人家逼得真的谋反了!后来他们为了消灭证据,连举报人都杀了!”

  此时有人站出来说:“难道你同情谋反?”

  杨明阳:“你怎么知道是谋反?”

  有人说:“你为什么认为谋反不是谋反?”

  杨明阳:“你怎么知道人家是谋反?”

  有人说:“你怎么知道他不是谋反?”

  杨明阳:“疑罪从无!你懂不懂律法?”

  有人说:“好啊,你包庇谋反!”

  杨明阳大怒:“你这是诽谤!”

  有人说:“好啊,你包庇谋反,还诽谤别人诽谤!”

  杨明阳这就要冲上去打他!

  ……

  龙椅上的钱鸿鼎大喊一声:“好了!别吵了!”

  杨明阳冲着钱鸿鼎说:“我建议设立立法部、执法部、司法部、检查部,每个部互相牵制,来……”

  数百官员吵吵嚷嚷起来:“原来是你想篡权啊!不行不行!”

  杨明阳:“听不懂?我说要互相牵制,你居然说我篡权?”

  那些人大喊:“你违抗权威!你不维护钱老大的权威!”

  杨明阳大怒:“你们怎么里外都有理?”

  钱鸿鼎也说:“其实,我支持你,可是我爹和他们那些手下不同意啊,我们要从长计议……”

  百官继续说:“违逆祖制!按理该斩!”

  钱鸿鼎一拍龙椅:“好了,我爹回来再讨论这个问题!”

  -

  -

  此时,一个站了出来。

  我还记得他,他叫王卫晋,前年曾经当着大明皇帝朱鸿华的面大骂刘兴朝和李飞羽,算是个狠角色。他现在是山西副省长,他爹就是山西省长兼督军王招如,也是原来的天字号十二世家之一的山西王氏家主。

  此人三十五六岁,大肚子,长方脸,满脸络腮胡子,平头,穿着灰色袍褂。他上前,拱手说道:“朝廷管得太宽了吧?我山西养多少只鸡,种多少大豆也要你长安说了算?”

  钱鸿鼎皱皱眉,没有说话。

  有人也站出来说:“我们江南也是这个意思。我们江南从不产小麦,为什么让我们种小麦?”

  有人也说:“我们岭南不产橡胶啊,应该是云南吧?为什么让我们一年上缴一万吨树胶?”

  有人说:“我们黔州不产茶叶啊!是不是搞错了?”

  有人说:“河北要进贡鱼?扯淡呢这是?我们河北一条河、一个湖都没!”

  ……

  一个年纪轻轻的人站出来说:“这是根据上古《元老书》计算而来!绝对正确,无可挑剔。”

  王卫晋:“放屁!”

  年轻人脸色憋得通红:“你怎么能这么无理取闹!如果你养多了,就浪费;你养少了,就不够吃。我们老师说的很清楚!他说……”

  王卫晋:“我浪费我喜欢!我不够吃我饿着,关你什么事?”

  那人说:“全国一盘棋!你怎么能这么不听话?”

  王卫晋:“我干嘛要听你的话?你是什么东西?”

  那人说:“因为这是正确的!”

  王卫晋:“放屁!我还说我是正确的呢!”

  那人说:“这是经过计算的!通过公式严格验证过的!”

  王卫晋:“哪儿呢?我看看!”

  那人扭头看了看,说:“这是赵余央和张强生算出的,怎么会错!”

  王卫晋:“你把他们叫过来!我来对质!”

  那人说:“赵余央在西长安皇宫修计算机,张强生在洛阳……”

  王卫晋:“妈的!你们就是在胡说!”

  那人:“这绝对正确!”

  王卫晋:“放屁!”

  龙椅上的钱鸿鼎说:“好了!好了!别吵了!这事等我爹回来了再说!”

  -

  -

  此时,有十几个人一起站了出来。

  为首一人说:“我是金宇夏,辽西省长兼督军金宇光的哥哥。现在蒙古已经统一,大批蒙古军正在骚扰边境,朝廷赶紧派人帮我们啊!我们发了多少封情报,你们没收到吗?”

  钱鸿鼎:“我们早知道了啊!家父已经下令西凉军和辽东军来帮你们啦。”

  金宇夏:“没有!没有!我辽西没看见他们一个兵!”

  此时东方永武竟然站了出来!他躲在人群中,我都没注意他。

  东方永武:“我西凉的一半军队被东方永白带到中原去剿匪,西凉已经没兵了。”

  另一个人也站出来说:“辽东正在抓紧建立海军,准备围剿刘兴朝,也没兵。”

  金宇夏着急地喊:“我们顶不住了,你们也没好结果!辽西完蛋了,西凉就完蛋;西凉完蛋,京畿就完蛋……”

  他在那儿喊着,可没人理他。

  钱鸿鼎:“你先别吵……我爹把军队都带出去打刘兴朝了。等消灭了刘兴朝,区区蒙古骑兵,怎么打得过禁军的坦克大炮?你不要……”

  金宇夏大声喊:“你们不懂吗?这不是普通的边患!我听说,蒙古、邪教、大汉、大民已经联合起来了,他们就是要灭掉朝廷,你们懂不懂?他们每一个都能灭掉朝廷,何况是一起!”

  好多人指着他大骂!

  有人说:“我岭南已经取消大民称号,归顺长安朝廷,怎么会谋反?你这是污蔑!”

  有人说:“区区蒙古,野蛮之民,野蛮之地,王师一到,望风披靡!”

  有人说:“邪教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有什么出息!”

  ……

  龙椅上的钱鸿鼎说:“退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