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候梦圆

第二章 遥想当年

候梦圆 顾欣然 5712 2023-09-08 17:43

   ?十九年前六月初的一天,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摇篮前,指着篮里沉睡的幼小婴孩“控诉”道:“弟弟太懒了,大白天的就知道睡睡睡,都不陪我玩的!”

   榻上少妇转眸,不禁宛尔:“远儿你像他那么大的时候……也是如此啊!”

   “是吗?”小男孩趴在摇篮边沿托着下巴,皱着小眉头看向“小懒鬼”,“我怎么一点也不记得了?”

   自从爹爹回乡,除了亲手执勺喂刚刚产下弟弟的娘亲吃补身子的羹药,以及坐在摇篮边摇着弟弟进入梦乡之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指点自己练功夫了!而自己也很勤奋,爹爹说蹲马步半个时辰,即使蹲到双腿酸涨非常,他也会咬牙坚持到最后,这样的自己以前也会像眼前这个贪睡的“小懒鬼”一样懒?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男孩回身,眼睛一亮:“爹!”

   来人高大威武,小跑到他近前的男孩只有他腿根高,他蹲下身子,一把揽住了孩子,用胡茬蹭了蹭孩子柔软的额发,对着榻上少妇犹豫地开口:“夫人,我明天就要启程去边关……”

   “啊……”榻上妇人闻言一惊,不觉皱起了纤眉,“不是要到这月底才回去的吗?”

   纵使在嘴上说不要因为家事耽误国事,但他能回来,她真的很高兴,之前得知他能在家中待到孩子满月,更是喜出望外。

   在她的观念中,男人以事业为重就是负责的一种表现,尽管这样使他们夫妻聚少离多,但他一旦回来都是尽力补偿般地对她和孩子好,这让她坚信--在他心里她和他们的家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男子松开怀中的孩子,放轻脚步走到少妇榻前,将她不自觉抓紧床褥的纤手放入自己的大掌中:“可是……边关有战事,我不得不提前回去!”

   眼光由交握的手转向摇篮中熟睡的婴孩,少妇咬了咬嘴唇:“那……孩子还没有名字呢!”

   她知道他下定的决心她更改不了,也不想因为“不舍”的羁绊而碍了他的前程。

   只是孩子出生也有近五日了,每次提到给孩子取名,他总是说还不急,多给些时间让他好好想想。

   如今,他启程在即,孩子的名字也该定下了。

   “这孩子……”男子沉思片刻,缓缓地道,“从‘思’字辈,取名为……‘征’!”

   “思征?思征……”少妇轻轻重复着这个名字,颤声问道,“可是‘出征’的‘征’?”

   呵,他是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她,他很看重这次“出征”吗?

   男子握紧掌中有点僵硬的纤手,解释道:“男儿志在四方,我当初‘投笔从戎’为的就是跳出这‘宦海深深’,在战场靠自己的真本事功成名就!”

   “我希望我的孩子也一样!”他另一只手搂住不知什么时候靠上他腿边的大儿子,转首轻轻吻了吻他的额头,“不要在我的荫庇下成长,要懂得‘志存高远’之‘远’,也要懂得‘永在征程’之‘征’!”

   怀中的孩子一扭身,双手环上他的脖颈,疑惑地问道:“爹爹,不是说还要多教孩儿一个月功夫的吗?”

   男子歉疚地拍拍孩子的后背,轻声劝慰道:“先按爹爹告诉你的坚持去做,远儿不要急,先打好功底……”

   孩子放开双臂,比划了一个抽刀的姿势,豪气地高声道:“爹,远儿也想去边关打仗!”

   孟思远当时毕竟还是孩子,本性里喜欢新奇的事物,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日子。他对爹爹描述的烽火战场他很是感兴趣,因为那里有几天几夜也讲不完的故事,他也很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成为某个故事中那样的英雄,运筹帷幄之中、或是冲锋杀敌之间,成为万众景仰的人!

   男子见状一笑,把正以希冀的眼光看向自己的孩子搂得更紧,解释道:“远儿还小,爹答应你--等你十五岁时便带你出征,可好?”

   “嗯,好!”豪气的“小大人”又恢复往常乖巧的模样,把小脑袋靠在父亲宽阔的胸膛。

   男子一手眷念地握着妻子的手,一手温柔地搂住孩子的肩。

   他垂下长睫,眸瞳里闪过一丝异常复杂的光,那是哀伤、无奈、担忧混杂在一起的复杂心绪。

   其实,这次奔赴边关,并不是受上级命令,而是他主动申请的!

   那时的他不过是前朝边关驻军中一个骑射营的营副,在营中属于可有可无的尴尬位置,无关战事大局,竟没人想得起在战事时通知他回归。

   而那一年的五月底,据边关来报,北燕关驻军中的副将奎元青在胡骑的一次突袭中失踪,而这个奎元青正是孟文天的发小,他们一个主武,一个主文。

   意气风发的两人曾一同迎着初春的寒风来到京城,一个参加武试,一个参加文试。

   幸运的是参加武试的奎元青得到了当时大将的青眼,派驻边关历练三年,还承诺他期满则调任至关内武将之职。而孟文天就没有他这么幸运了,即使进了三甲之列,但因当年文官编制已满,需要等待职位空缺!

   孟文天在赋闲一年后才知道,当年并不是没有合适的官职空缺,而是因为高官贵胄的亲眷占据了大半的空缺,而且是其中的“肥缺”!

   他一气之下“投笔从戎”,投奔了正在边关风生水起的奎元青,当初的发小虽然让他从普通士兵做起,但也给予了适当的照顾,至少让他免于受长官无理欺压之苦。

   ……

   “元青,你究竟在哪里?”边关军营里的男子长长叹了一口气,仰头望着闪烁不定的星辰,而那星辰似乎因为无法明示难料的结局而羞愧,竟都隐进了云层里。

   这些日子,他打听着元青失踪的细节,盼望在其中发现他失踪的玄机,可是无论是他的近卫、还是他的上级,竟无人知晓他的下落,也提供不出任何有用的线索。

   他也能理解,毕竟是一场夜间的乱战,自保都尚属不易,谁有义务同时注意到其他人的处境?

   可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音容笑貌犹在眼前的发小,难道在这人间突然“蒸发”了?

   一个月后,那一年的七月十五之夜,孟文天那夜正被安排在军营值夜。

   军营一律禁止任何祭祀活动,故而,这一夜对他们而言,与平常的夜晚毫无分别。

   当战事的号角响起时,他回身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眼眸中含着深切的恨意,他咬牙无声地在心底道:终于,他们又来了!

   胡族以放牧为生,居无定所,以当时的兵力财力,在他们的地盘追寻攻打他们多半是--徒劳无功。

   不管奎元青如何,但造成他失踪的“罪魁祸首”正是这些胡人!

   两个月来,他由满心的“担忧与暗存希望”变化到“一腔怨怒无处发泄”,他想要狠狠复仇,目前只有等待他们自己“送上门来”。

   几百个将士失踪对于一场激烈的战役而言,实在是司空见惯的一件小事。

   对于主事者而言,不过是个有点代表意义的数字,而对那些将士的亲朋好友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战士失踪最常见的原因无非是--“尸骨无存”和“被敌方俘获”两种结局,但是无论哪一种,对他们而言都是不想看到的结局!

   那夜,孟文天一身肃整的戎甲,高踞马上,在城头火把的照映下出城迎敌。

   他作为营副,本可不在阵列头排,而他却激奋地向守将请缨领头!

   眼见胡骑黑压压的一片,纵有圆月当空,夜幕里暗沉沉的,如夜色中汹涌的潮水,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弓箭,肌肉分明的右臂拉开上了箭的弦,拉至半圆的满弓!

   近了近了,在盾牌兵掩护后的孟文天眯眼对准敌营里领头一人的要害射了过去,“簌”地一声一道飞影越过盾牌,那之后箭羽的破空的“簌簌”之声接连而起。

   那第一支箭正中领首之人眉心,可那中箭之人在中箭之时只是微微后倾了一下,随后回正,身体却在马上端坐不倒。

   随着箭雨纷纷射中对面马上的各人,他们竟都是一个反应--微微后倾,然后依旧端坐!

   没有惊叫,没有跌落,也没有勒马,那些人就像是无知无觉的“木头”,在暗夜里诡异地“坚定”!

   孟文天拉弓的手一顿,弓上的箭羽险些跌落!

   只见对面敌阵里,领头之人面无人色,眉心还插着一只犹在颤颤的箭羽,在微弱的火光中死灰一片!

   而那张脸,孟文天一辈子都不会忘--正是他日夜担忧、甚至为之“抛妻弃子”狂奔边关的、两个多月前“失踪”的奎元青!

   他手一顿,而那些人却一刻不停地飞快掠至阵前,举剑挥刀,对着盾牌一顿猛砍!

   盾牌兵从盾牌缝隙里看见了那些或死灰、或铁青,但都无一例外地身中多箭的“人”,已经心生惊疑。

   看到那些已经不能称之为“人”的东西竟然手执利刃猛砍盾牌,吓得浑身冷汗喷涌、连本稳定地推着盾牌后方的双臂都发颤起来。

   孟文天艰难地撇开眼,对准“来人”胯下之马的喉头就是满弓一箭,那箭灌注了真力,穿越了马上覆盖的铁甲,一箭便绝了矫健战马的生机!

   那张熟悉却异常狰狞的脸随着胯下之马的瘫伏消失在他眼角,一滴清泪从那人消失的眼角,和着夜风卷来的灰尘,滑落面颊,留下一道浊痕!

   那次,他在战败后冒险返回当时的战场,在被利用过后无情弃置的尸体堆中,极其痛苦地拔下眉心的箭,为那人合上那双怒睁的眼。

   那次,也是他第一次见识传说中胡族秘术--“鬼铁神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