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四百五十五章 检验预测?时间和运动,张志强:我竟然和朱萍等同!

   “放心吧!”

   “点火能正常进行,只要环境控制的好,就可以快速进入稳定状态。”

   “到时候,肯定超乎你的想象……”

   汪百川给出的回答,让邓林山完全不能理解。

   氘氘反应的点火极为困难,排除高压的影响因素后,就需要制造十亿摄氏度的环境。

   另外,反重力环境下,粒子会产生惰性,也就是运动速度会变慢。

   按照王浩发表的理论,接近百分百的反重力环境下,光速也会降低近一倍,其他能量粒子、带质量的中子、电子也肯定会受到影响。

   这种环境下,要进行点火就更加困难了。

   “怎么可能……”

   邓林山只感觉像是在听天书一样,但他只负责计算机组的工作,倒是不用深究具体情况。

   他更关心的是点火数据。

   这方面,汪百川也没有办法,他们是研究材料密度和能量的关系,无法给出反应瞬间的数据。

   汪百川干脆和邓林山一起找到了王浩。

   邓林山需要反重力环境下,点火瞬间爆发的数据支持,还有后续反重力环境对于反应的影响,以此才能进行计算模拟。

   王浩听罢恍然说道,“邓教授,反重力场内,内置核裂变反应堆的实验数据,能帮到你们吧?”

   “后续我们还要进行实验,才能给出具体的数据。”

   邓林山仔细想了一下,点头说道,“核裂变?暂时可以吧,我们可以从数据中找找规律。”

   “那就这样。我会让人把实验数据给你们,你们先做研究,如果有什么无法解决的,再来找我。”

   王浩轻轻点头。

   汪百川还继续留在办公室,他目光灼灼的问道,“王院士,我能不能知道,那种超级武器技术……到底是什么?”

   王浩听的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超级武器……”

   他摊开手,只说了一句,“汪教授,你已经见到了。”

   “我见到了?”

   汪百川走出办公室以后,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只是实验过程中,知道氘氘材料瞬间被点火发生了核聚变反应。

   然后呢?

   “我见到了什么!”汪百川觉得王浩肯定不是在打趣,却想不明白具体是什么。

   等汪百川和邓林山离开以后,王浩马上联系了廖建国,让他们提供内置核聚变F射线设备的内部数据。

   廖建国应下了以后,突然谈到了一个问题,“王院士,我正好也要找你。我们分析数据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

   “说说?”

   “检测数据超前,但是找不出原因。”

   廖建国简单做了一下说明,新的F射线发生设备,内层外层有很多的检测仪器,都能够及时反馈内部情况。

   但是,能量传输到外层,却出现了时间差问题。

   “内部检测已经传输了结果,之后外层才检测到数据,内外出现了时间差,就好像内层检测装置,做了提前预判……”

   廖建国用了‘提前预判’来做说明,随后解释道,“时间差并不大,比预计只提前了0.023秒,还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但是,绝大部分数据都有这个误差,感觉就不正常了……”

   “我们做了很多的检测,也找不到问题所在。”

   “如果是数据延迟还容易解释,但是超前……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问题。”

   王浩听得也很感兴趣。

   正常来讲,装置内外的检测是一致的,内置的检测装置的数据传输,可能会存在延迟问题,数据超前……

   “是外层检测装置的问题?”

   “我们检验过很多次,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廖建国非常确定的说道,“这个时间差,是分析很多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我们内部讨论过很多次,分析了很多结果也没有发现问题。”

   “那有点……诡异了吧?”

   王浩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简单来理解,就是检测装置把数据传输到电脑,来及时反馈反应相关情况,检测、传输当然只会存在延迟问题。

   超前?

   听起来都有点‘灵-异’了。

   ……

   王浩放下了电话以后,就决定去一趟F射线实验组。

   他不是自己一个人去,还带上了周东伟、汪百川等几个人,他们都是核聚变装置设计组的核心成员,也需要对点火技术有个了解。

   周东伟、汪百川等人听到消息,还有些不明所以,“去一个保密的实验基地?是去干什么?”

   “马上就要去?”

   “安排的这么紧吗?”

   王浩简单的解释了一句‘和点火技术有关’,几个人顿时都变得很精神,脸上露出了迫不及待的表情。

   设计组的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拥有一种全新的点火技术,和强湮灭力场研究有关,但具体情况就不知道了。

   汪百川了解的更多。

   他做过氘氘反应的实验,把点火技术看成了超级武器技术,只是想想都有些热血沸腾。

   他是其中最积极的人,还不得和其他人说着,“你们见到这个技术一定会大吃一惊。”

   “你知道?”

   “你见过?”

   汪百川被问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是说道,“……没有,我们马上就要见到了。”

   “切~~”

   一行人在晚上来到F射线实验组。

   之所以选择晚上到来,一个是因为王浩对廖建国说的内容很感兴趣,第二就是黑夜可以进行F射线实验。

   常规的F射线释放实验,都是在晚上进行的。

   等到了实验基地以后,他们参观了‘最古老’的叠加力场设备,以叠加力场制造强湮灭力薄层,再利用螺旋磁场的挤压特性,就可以释放出F射线。

   刘云利带着一行人参观,也不断讲解F射线的释放情况。

   一行人不断地感叹、惊呼。

   他们没有想到竟然有如此尖端的技术,甚至感觉连想象都想象不到。

   之前谈起新型的点火技术,学者们都认为是通过对强湮灭力场位置的调整来做到激发点火核聚变反应。

   结果……

   竟然是释放?

   这就感觉像是打一发激光射线一样。

   刘云利只是做简单的讲解,让一行人对点火过程有个了解,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技术、数据。

   汪百川经历过点火氘氘反应实验,心里的感触就更大了。

   看着其他人惊讶的样子,他不由得意的想到,“这样就惊讶了?不就是释放强湮灭力场?我早就想到了!”

   “这还不只是释放出来,而且释放的距离很远很远,最低也有几十公里。”

   “你们还想着点火技术……实际上,点火核聚变就只是附带作用,它就是个超级武器啊!”

   另一边。

   王浩正在查看实验数据和分析数据。

   他大致的浏览了一遍,发现确实没什么问题,廖建国的结论是正确的,换句话说,内部检测数据传输确实出现了‘延迟问题’,延迟还不是电路、设备的问题,单纯就是一种物理现象。

   这是廖建国的想法。

   廖建国和实验组的其他人,显然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根本无法在其他方面找到问题。

   所以他就对王浩说道,“王院士,也许不是误差导致的,而单纯是一种物理现象?”

   这一句话让王浩确定下来。

   “物理现象……”

   “超前?”

   王浩确定了‘物理现象’的结论,但还是想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就决定回一趟西海大学,和其他人讨论一下,看是否能有什么灵感收获。

   他找来了保罗菲尔-琼斯。

   “保罗,我们的实验发现了一个问题:检测超前。”王浩对问题做了个简单介绍。

   保罗菲尔-琼斯的反应和王浩最初是一样的,而且他要比王浩固执的多,“会不会是设备问题?电路问题?又或者是数据收集的问题?”

   “如果一切正常,根本不会出现检测超前。”

   他连续提出一大堆质疑。

   当王浩无比确定实验数据收集过程,以及数据分析的严谨性,甚至确定是一种物理现象后,保罗才有些不情愿的接受了王浩的说法。

   然后两人就开始讨论起来。

   “如果是一种物理现象,就牵扯到了时间,或许可以从相对论的角度去做研究。”

   “用的到相对论吗?只是封闭空间内的实验……”

   “封闭空间内外的湮灭力场强度不同。相对论不覆盖湮灭力场,但也可以使用进行分析……”

   “这种时间差,和人的感官有关吗?”

   “物理学来说,时间只是感官、只是一个定义,不是真实存在的,宇宙只存在运动……”

   时间,是一个和运动直接相关的定义。

   比如,一天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一年,就是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

   保罗菲尔-琼斯以此联系了反重力场,并认为,“反重力场让粒子产生惰性,但依旧无法脱离运动。”

   “那不是时间变慢,只是运动变慢而已。”

   “以我们的常规环境作为参考系,反重力场内部只是运动变慢,不会牵扯到时间……”

   两人就是讨论起来。

   他们的讨论声很大,偶尔还会出现大声的争吵。

   很快。

   门口围了一群人。

   海伦带着疑惑走过去问道,“你们在王老师办公室门口干什么?”

   “嘘……”

   “听听!”

   “他们好像在讨论物理的哲学问题,时间、运动,还有上帝?难道是信仰问题?东西方的信仰冲突?”

   “刚才还说怎么穿越过去,穿越未来……”

   “利用反重力场穿越未来,利用强湮灭力场穿越过去,王院士还真有想法……”

   “我已经听明白了。”

   海伦也跟着听了几分钟,旋即总结般点头道,“他们再讨论反重力场、常规湮灭力场,时间是否会存在偏差。”

   “……”

   “……”

   一群人大眼瞪小眼,仔细回忆了一下,似乎还真就像是海伦说的,是在讨论湮灭力场和时间问题。

   黄振朝着海伦竖起大拇指。

   海伦轻轻点头,直接推门走了进去,一边说道,“王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我支持保罗,湮灭力场可以共同存在,其中的运动不同,但时间也是一致的,因为时间并不能脱离运动而存在。”

   “你说说理由。”

   “我们可以从牛顿的理论去看待……”

   在海伦加入战斗中以后,王浩要面对保罗和海伦两个人,辩论就明显处在了下风。

   陈蒙檬似乎有些看不过去,也推门走进去喊道,“我支持王老师!”

   “海伦,你的说法逻辑不严谨!”

   “怎么可能?我的逻辑不严谨?你现在向我道歉,我还能考虑原谅你!”

   “当然了,你说……”

   “那是因为……”

   五分钟后,黄振推门走了进去,他决定支持保罗菲尔-琼斯,因为他同样认为时间无法脱离运动。

   然后是祁晓。

   张鹤……

   每个人针对时间、运动都有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湮灭力场去理解,就会出现很大的不同。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点--

   一个是,时间是否能脱离运动;第二就是,不同湮灭力场环境放在一起,是否还能套用同一个时间参考系。

   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明显就变得更加复杂。

   但如果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做复杂的数学运算、证明,只要是相关的学者都可以说上几句。

   所以,办公室里的辩论越发激烈。

   门口的一群人只剩下两个,一个是张志强,另一个是朱萍。

   张志强也把手放在了门的拉手上,几次想推门进去说几句,但又没想到该说什么,另外,很重要的是,他对里面争论的内容,完全不甘心去。

   他犹豫了好半天,叹了口气看向朱萍,道,“咱俩都是正常人”,说着用手指向办公室,意思就是‘里面的人不正常’。

   朱萍深有同感的点头,“我们是一样的。”

   两人对视一眼,颇有些惺惺相惜。

   朱萍再看了一眼办公室,撇了下嘴甩着大波浪头,满脸不在意的走开了。

   张志强盯着她离开的背影,用力抿嘴忽然感觉有点不对劲,“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沦落到和朱萍一样了?”

   “不对,这不对啊!”

   “让我缕缕~~”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