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我被蔡文姬救回家开始

第一幕:雒阳风云 第二十二章:卢植欲逃无路,韩茂定计

  “你这孩子,这是作甚么?快快起来。

  阿叔回来路上不是与你说了,回来替令尊想想办法!”

  蔡邕赶紧蹲下来,扶起跪在他面前的卢毓,看着卢毓哀求的目光,抚摸了下卢毓小脑袋,心疼道。

  他心里也颇为感慨:‘老友生了个好儿子,小小年纪,知事会做事,长大不得了,绝非等闲之辈!’

  “父亲,要是可以的话,就帮帮这孩子吧。”

  蔡琰看到卢毓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的模样,尤为可怜,特别令人心酸,善良的她着实看不下去,朱唇微起道。

  “蔡公,怎么回事?”韩茂明知故问道。

  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计,但他不能直接说,太过妖孽,会吓到人,他等蔡邕讲述相互印证。

  通过记忆,他得知卢毓此番求救,恐怕应该是跟其父卢植逃亡之事,脱不了干系,他决定结个善缘帮一把,为未来做打算。

  “此事说来话长,今日朝堂之上董公提议废立之事,卢尚书站出来力辩……”

  蔡邕当下一五一十将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一一道来。

  他之所以回府,也是想到了韩茂足智多谋,想要跟他合计商议个对策。

  原来,卢植被罢免后,他搬出官舍,他家住的宅子,周围布满了董卓派的人监视着。

  这不得不说,董卓吃一堑长一智,有了袁绍前车之鉴,他唯恐卢植出逃。

  为了防止卢植逃跑,整个卢家上下,卢植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出门做事,身边都被监视。

  不幸中的万幸,又或者卢植命不该绝,唯独他这小儿子卢毓,或许因为年幼之故,而没有人监视看管。

  于是,卢植无奈,他不得不出此下策,冒险派小儿子卢毓出来,寻找好友蔡邕求救……

  “所以,就是这个样子,哎,这叫什么事嘛?小子,你向来多智,可有办法?”蔡邕叹息道。

  蔡琰听完看着眼巴巴的卢毓,她心一软,抿着朱唇,将卢毓搂在怀中,看向韩茂渴盼道:“韩郎,拜托你能帮,就帮帮他吧。”

  “蔡公不必叹息,昭姬亦无需忧心,卢毓也不必担心,此事易尔。

  我已有两计,可救卢公等人!”

  当下韩茂一笑,他先后扫过众人,成竹在胸,自信无比道。

  他的自信,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众人也不由的心下大定。

  “快快道来。”

  蔡邕急切道,他不由的感叹:还是年轻人脑瓜子好事,自己想了一路,就想出一个不知道,可不可行的办法。

  而刚听他说完,韩茂这边都想出来两个了,真是厉害!不愧是老夫看重的人呐!还是老夫有眼光!

  蔡琰一双美目异彩连连的盯着韩茂,只觉得面前的韩茂,那一双眼睛格外明亮,那自信的模样,格外的英俊,充满了让人为之倾倒的魅力。

  而她怀里的卢毓,一双大眼睛,紧紧的盯着韩茂,生怕错过了什么。

  “这第一计,比较容易操作,那就是卢公明日在董公废帝立新之后。

  借着董公心情愉快之际,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上书乞骸骨,请求董卓批准。

  董卓批准后,切记注意隐蔽,不走大道,一路沿途走小道,以防董卓反悔,派人追杀……”

  “这第一计,跟老夫想的倒出奇的一致,不过,细节上老夫倒不如你,没有你考虑的这般周全。

  那么第二计呢?”

  蔡邕笑着,捋了捋胡须,他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只不过,他很好奇,第二计,又是什么?

  “这第二计嘛,乃是在这第一计上进行延伸,以假乱真。

  说起来,就比较复杂,操作系数比较大,容我先卖个关子。

  这样,蔡公,你摸摸我手腕,感受一下我的脉搏跳动次数。”

  韩茂皱了皱眉头,伸出手腕,向着蔡邕道。

  “?好端端的,老夫摸你脉搏干什么?”蔡邕一愣,他犹豫了。

  “既然蔡公不愿意,那昭姬,你来吧,很重要关系到救卢公哦。”

  微微一笑,韩茂瞅了一眼,直皱眉的蔡邕心道:

  ‘老头子,别说我没给你机会,是你不要的,那正好,昭姬的小手多舒服。’

  “好的,接下来呢?”

  听到关于救人,蔡琰看了一眼父亲,她红着脸,还是上前摸着韩茂的手腕脉搏,她的心扑通扑通犹如小鹿乱撞。

  蔡邕看着女儿红着脸摸韩茂手腕,他脸色变幻不定,心中颇为后悔,早知道……哎,又着了这小子道了。

  “是这样的,人的手腕处的脉搏,是由腋下肱动脉,这个地方的来控制。

  只需要我将拳头加紧,这个时候,昭姬,你感受下,我的脉搏跳动是否还正常?”

  韩茂感受到手腕处柔夷,他心里乐开花,面上一本正经解释道。

  “变了,不太正常,时跳动略微缓慢,好似不跳动,时又恢复正常,有些紊乱,毫无规律。”

  蔡琰细细的感受着,确实这手腕传来的跳动不同。

  她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这脉搏太神奇了。

  而韩郎懂得真多,学识渊博,竟说一些听不懂的东西,还非常有道理。

  “真有这么神奇?我来试试。”听了女儿的话,蔡邕深深的看了一眼韩茂,他将信将疑问道。

  “真的,好吧,父亲,您来试试。”立时,蔡琰颇为不舍的,侧开身子,让蔡邕上手试试。

  “还真是这样!简直太神奇了,果然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小子,你这是从学来的?”蔡邕感觉紊乱的脉象,啧啧称奇道。

  “我自己研究的,不说这个。

  蔡公,你说医师把到这样奇怪的脉象,会不会当做疑难杂症,束手无策?”

  韩茂一脸笑意,说话间他抽回手问道。

  “应当吧。”蔡邕点了点头。

  “那么若是,满城医师都解决不了,卢公之子,苦苦哀求董公请求御医医治。

  而御医们也都无法解决,束手无策。

  届时,卢公跟董公请求乞骸骨,您说董公会不会答应?”

  “很难不答应!”蔡邕精神一振道。

  “若是更极端一点,行至半途,着人传来假死之训,抬棺而回,你说董公会不会深信不疑?”

  韩茂一脸笑容道。

  “不可!”听到这里,蔡邕皱着眉,反对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