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我被蔡文姬救回家开始

第一幕:雒阳风云 第二十三章:福星蔡琰,衣带之策

  “嗯?怎么说?”

  韩茂脸色笑容僵住了,他看着蔡邕双目一凝,有些不解其意问道。

  他自觉良好,也没感觉到他这个计策,哪里不对了?

  但听到蔡邕这样说,那必然出了纰漏,他想听听蔡邕的意见。

  “唔,小子,倒不是你制定的计策不好,而是老夫觉得略微有些瑕疵。

  最后这个假死之训,你有点想当然了,你没考虑卢公之名望。

  以卢公于士林之名,海内人望,假死之训,太过极端。

  一旦传出,势必州郡之内,无数人会争相相送,官府也必会派人查看。

  若将之换成沿途遍寻名医,就完全能说得通了,也不会让人起疑!

  毕竟,能有机会活着,谁又想死呢?万一找到了名医,医治好了呢?”

  蔡邕一脸严肃的看着韩茂道。

  他见韩茂听进去了,露出思索之色,他笑着捋了下胡子,心中得意又满意:

  ‘原来,你小子也不是算无遗漏,也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啊。

  不过,能将计策,算到这种地步,也端的难得,后生可畏呐!’

  “哦,蔡公说的对,毕竟,寻医问药乃人之常情。

  倒是小子考虑不周,好在有蔡公帮小子,从旁查漏补缺。

  有道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还请蔡公助我,我们二人同策同力,将具体操作细节。

  乃至卢公这番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意外情形,一一盘点出来……

  而后找到相应的应对方法,如此万事俱备,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韩茂想了想,恍然大悟,还真是蔡邕说的这样,他点了点头,又提议道。

  仔细聆听了韩茂的想法,蔡邕脸色越凝重,韩茂这样严瑾的做事方法,真是他难以想象的。

  按照韩茂这样方法行事,大概率不容易,在出差错的时候,没有应对手段,而落得焦头烂额,一不小心就暴露出来。

  而有了办法,就可以遇事不慌,从容应对。

  他越看越觉得韩茂这小子,能想出这点子,简直真是天纵奇才!

  他余光又瞥了一眼,女儿那一脸倾心,凤眸中青睐之色。

  他微微叹息,打心底里,下定决心:

  哪怕豁出去这张老脸,也要替女儿,留住这个上天掉下来的姻缘!

  怀揣着这样念头,他越看韩茂越顺眼,抚掌大笑道:

  “善,合该如此!”

  于是。

  二人就细节方面,开始找来笔墨砚一一商谈记录,讨论如火如荼。

  见到他们在这讨论,蔡琰很自觉的,不便打扰,而是带着卢毓,出去准备哺食。

  好让讨论出结果的两人,第一时间,能吃上热乎乎可口的饭菜,不至于饿着肚子。

  过了好一会,蔡邕和韩茂满意的看着面前的成果。

  一张纸上,罗列的各方面细节,但眼下,却又有一个新的苦恼问题,摆在他们面前。

  蔡邕皱着眉道:“小子,我们想的这么多?又该怎么传给卢贤弟呢?

  老夫若登门倒是简单,就怕被监视卢贤弟的人,禀报给董公,万一引起董公重视,恐怕反而不妙……”

  这是他顾虑的,他没想到董卓罢免了卢植还不肯善罢甘休,还派人监视卢植一家,他上门势必会被董卓知道。

  正如他之言,他倒不怕被董卓知道,他怕的是给卢植一家带来麻烦,不利于卢植出逃雒阳。

  “也对,蔡公现在身份登门,确实比较敏感,且让好好我想想。”

  听了这话,韩茂觉得似乎不无道理,而后他下意识一下下敲着面前的案几。

  见状,蔡邕也一起沉思起来,他不能光让韩茂一个人,想这个问题,他也要想想。

  “咚咚咚~”

  一声声无序敲击案几的声音传递。

  不知过了多久。

  蔡琰和下人带着卢毓,端着热腾腾的飧,走进来了。

  她见到二人不讨论了,开始沉思,蔡琰等了一会,见在等下去,饭菜就凉了,不由的问道:

  “父亲大人,韩郎,你们饿不饿?该用飧了!有什么事,吃饱了在想也不迟。”

  “嘘,正想事情呢,别打扰我们。”

  蔡邕刚有一丝灵感,被吵到了,他有些生气道。

  “哼,以后,我不给你缝补衣服了。”

  蔡琰气呼呼道,她一番好意,被父亲莫名发了一通火。

  她捏了捏卢毓小脸蛋,解解气,捏了一会,舒服了。

  那小卢毓不知道蔡琰和他说了什么,也没有委屈,粉嘟嘟小脸,搁那乐呵呵的笑着。

  韩茂听到蔡琰说补衣服,他全身一震,脑袋里冒出了一个名词:‘衣带诏!’

  顿时,他大喜道:“我想到了!我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蔡邕也是精神一震,露出喜悦之色。

  韩茂没有搭理他,而是看向蔡琰,满是开心道:

  “昭姬,谢谢你,你真是我的福星啊。

  听到你说缝补衣服,我顿时就有了解决办法!”

  “真的吗?太好了,还是韩郎足智多谋,让小女子佩服不已……”

  蔡琰闻言喜滋滋,不断的夸赞韩茂。

  “咳咳……韩小子,老夫不太明白,缝补衣服怎么了?”

  看到女儿这样,蔡邕极其无奈,女大不中留,他不就是想事情,被打扰了有些烦躁:这臭小子,真会见缝插针!

  他毕竟不像韩茂知道衣带诏,这个大名鼎鼎的事迹,他怎么连想不到补衣服,怎么传递信息?

  当然,若给他一点时间,他还是能转过这个弯。

  但他看到女儿跟韩小子,在自己面前眉来眼去,暗送秋波,他就没心思联想。

  “蔡公,是这样的,此计乃衣带藏计,我们将这些缝在卢毓的衣带中,让他带回去。

  至于,选择哪个计策,那交由卢公自己选择,不就行了吗?

  我们已经把能做的,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看卢公自己了!”

  韩茂跟蔡琰笑了笑,他见蔡邕满脸狐疑,似乎还是不懂,他才回味过来。

  这衣带诏对他这样看过三国的人来时,大大有名,但现在还无人用过,乃是汉献帝第一个用此法。

  所以,他不得不屏退下人,跟蔡邕解释一番。

  “妙啊!甚是可行!”蔡邕想明白关节,赞叹不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