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三国:开局获得神级传承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 眼见为实

  这不可能!

  这凭什么?

  我不相信!

  如此种种惊叹。

  在长安侯爵中、六部官员中,不断响起。

  他们打从心底里不相信这满大街张贴着的皇榜上面的内容。

  不相信的不光是他们。

  东街街坊口。

  “张家小子,你确定你没有看错?陛下说城外良田最高亩产有1000斤?”

  一个略带焦躁的声音响起。

  张家小子年岁不大,精力旺盛。

  但也架不住这么多人lu

  番轰炸啊。

  最初的热情经过不断的消磨已经尽数褪去了。

  剩下的只有深深的疲倦和即将消耗殆尽的耐心。

  “还要吾解释多少遍,吾没有看错,绝对没有看错……已经重复读了十几二十遍了,这皇榜上面的每一个字,吾都翻来覆去的研究过了,其上所书并非草书,当无看错的可能性!”

  张家小子打起精神,又解释了一遍。

  同时强调道:“吾这是最后一遍解释了,你们爱信不信,不信拉倒,吾还要回去看书,告辞了诸位!”

  言罢。

  张家小子强行在人群中挤出一条路,逃也似的远离了。

  “嘶……这,张家小子走了啊。”

  百姓中,有人看着张家小子离去,有些恋恋不舍。

  “这……张家小子走了,俺们怎么办?”

  有人接过话道:“要不再找个读书人看看这皇榜?俺总归有些不太信……”

  “谁能信?我都不信!”

  马上有人点头赞同道,但又说道:“可是咱这东街街坊口,拢共也就张家小子一个读书人啊,再想去找,就得去别的街坊找了,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弄好的事情啊。”

  “那怎么办?”

  “谁给出出主意?”

  一时间。

  东街街坊口的百姓全无头绪,乱糟糟的。

  突然,有一人高声道:“我想到了!张家小子不是说这皇榜上写了,陛下让长安城内百姓皆可前往城外观礼吗,咱们出城去看看不就行了吗!”

  “对啊!好主意啊!”

  这人高声说完后,顿时引来了附和声。

  “对对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走起?”

  “那就走吧!”

  “走走走!带上干粮和水囊,俺回家去跟婆娘说一下。”

  “俺也得先回趟家……”

  ……

  很快。

  东街街坊口的百姓们想到了最好的解决办法,欢喜的离去的。

  有的去准备干粮和水。

  有的去告知告别家人。

  毕竟长安城可不是一个小地方。

  即便是他们这些靠近城外的穷苦区域。

  真要出城,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两天的功夫。

  赤手空拳上路肯定是不行的。

  东街街坊口的百姓准备出城一观。

  抱有同样想法的其他街坊的百姓自然也有。

  而与此同时。

  六部官署内。

  无论是反对分田之策的。

  还是沉默不语,并未表明立场的。

  亦或者是坚定支持陛下的。

  包括长安侯爵在内。

  众人纷纷派出人手,或是亲自出马,前往长安城外。

  既然皇榜上写明了可以观礼。

  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查验真伪的好机会。

  如此一来。

  长安各个城门的城防压力瞬间就紧张了起来。

  好在长安军数度征战,各种大小场面也见过了无数。

  再加上有天子大权独揽,坐镇指挥。

  因此一切虽然乱糟糟的,但也可算是乱中有序,并未出错。

  此时。

  长安城外。

  “陛下,如今这附近皆已住满了前来观礼的长安百姓,若是此番收获当真能有亩产800斤之多,支持分田之策的百姓,想必也会更多了!”

  面见天子,赵云兴奋的说完后,又有些忧虑的补充道:“只是不知到底能否收获这么多了。”

  “子龙无忧,一切尽在朕掌握之中。”

  面对赵云的担忧。

  刘协微微一笑,宽慰了一句。

  倒也并未解释太多。

  还是那句话。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即便他此时能将杂交水稻吹出一朵花出来。

  但在真正的亩产数量落实出来之前。

  哪怕忠心耿耿如同赵云。

  心里多半还是提着半桶水不敢放下。

  对此刘协心知肚明。

  如今长安城外。

  白龙骑士团驻地附近。

  已有了数万长安百姓出城。

  他们就散落在各处。

  有的成群结队的倚靠在树荫下休息。

  有的仅仅是随便寻了块平地或坐或躺的恢复体力。

  收割稻谷之期临近。

  毫不夸张的说。

  整个长安城都在等待着这一点的到来。

  “陛下,六部官员、长安侯爵求见。”

  闲聊几句过后。

  赵云离去,不多时又返回通报。

  “让他们过来吧。”

  六部官员、长安侯爵的想法。

  刘协当然也一眼看穿了。

  无非是不相信,想要亲眼见证罢了。

  对此刘协举双手表示欢迎。

  现在越不信。

  等真相揭晓的那一刻。

  他们就会越震惊!

  虽然即便没有他们的支持。

  刘协确信自己也能推动这分田之策继续下去。

  但若是六部官员通力合作。

  好处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臣(臣等)参见陛下!”

  很快。

  六部官员、长安侯爵齐至。

  山呼万岁,跪地行礼。

  “众卿平身。”

  刘协抬了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看都没看长安侯爵方位一眼,刘协直奔六部官员处而去。

  上去就牵住了御史中丞荀彧的手,哈哈一笑,说道:“荀御史啊荀御史,朕就知道你一定是支持朕的,此番你能来,朕很高兴,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这……谢陛下夸赞,可是臣此番前来,是因皇榜上所写,长安城外良田高者能有亩产千斤之粮,因此臣特来观礼。”

  荀彧忍不住出声解释道。

  “哈哈,都一样,都一样,你能回心转意,朕很高兴!”

  刘协像是没听懂荀彧的解释一般,仍在大笑,拍打着荀彧的肩膀,亲切之态显露无疑。

  “陛下当真有如此自信?”

  荀彧忍不住问了一句。

  而其他六部官员见了此情此景。

  却是五味陈杂。

  有的艳羡荀彧深受天子信任,满脸酸气难以掩盖。

  有的心中惊疑,眼神在天子和荀彧身上来回流转。

  心中暗道:莫非荀御史早与陛下通过气,此前勤政殿早朝之争,皆是做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