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樊登讲论语:套装全2册

为政第二

樊登讲论语:套装全2册 樊登 56138 2021-08-19 04:09

  为政第二

  譬如北辰:领导者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这句话直译过来就是:“如果你用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如北极星一样,只需要在自己本来的位置就够了,众星依然会围绕着你。”

  如何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呢?

  我们先从老子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说起,“治大国若烹小鲜”。当小鱼小虾在锅里的时候,不能总去翻动它们,否则就会搅得一团糟;治大国也是如此,不能总是折腾。

  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不要像乾隆那样,总是下江南,劳民伤财。

  我在“樊登读书”分享过一本书叫《复杂》,这本书讲了“复杂”的含义。治理国家就是个复杂的工程,属于复杂体系。

  什么叫“复杂体系”呢?

  复杂跟简单是相对的。解决一个“简单体系”所出现的问题,靠的是勤奋,是不断地重复。比如,我们造一辆汽车,就要把这个机械体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底盘、轮子、发动机、变速箱、电动机、车壳、电子系统等。之后,再通过最好的技术来进行装配,反复纠错,完善每一个环节,整辆车就被造出来了。比如丰田汽车的生产线,就是通过不断报错,直到错误越来越少,让汽车的品质越来越高。

  这就是简单体系。简单体系的特点是可追溯,能够找到因果关系,有套路可循,有模板可依。比如我们组建一家公司,常常需要有CEO、人力资源、行政部门、财务部门、产品端、销售端……所有板块组合在一起,公司就完整了。所有人在创立公司时,都可以依照这个构架去执行。

  而关于社会的发展、孩子的成长、家族的兴旺发达,这些过程则属于复杂体系。生态体、生物体、自然界都是复杂体系。复杂体系的特点是,我们无法客观地掌握它的走向,无法通过创建某个万能的模型去把握全局,也不容易通过分析,得知具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比如,大人不知道孩子是上了哪门课、听了哪句话,突然茅塞顿开,改变了命运。因此,养育孩子比造汽车要复杂得多。

  复杂体系和简单体系的区别是,无法通过把握每一个环节来掌控全局。如果说简单体系是造一辆汽车的话,复杂体系就是孕育一片森林。我们靠的是土壤、氛围、环境、方向,是所有生物之间的和谐统一。我们要做的是把土壤培养好,慢慢地等待参天大树生长,等待绿草如茵,等待整个生态建立起来。我们能够把握和干预的部分极少。

  治理社会,属于复杂体系,跟面对简单的事物是不一样的。

  关于复杂体系,荀子的理念与老子类似。荀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管理学家,他说:“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主好要”指的是上层领导只要关注某几个要点,把握关键的环节就够了。比如,假如一家公司的关键要务有三件,那么大领导只需定好这三件要务。“百事详”指的是每个具体的任务都有负责人,各司其职,能够落实到位。

  “主好详则百事荒”,如果一个领导事无巨细,连各种旁枝末节都要过问:到了卫生间,指责保洁人员卫生怎么没搞好;到了食堂,又关注餐饮应该如何改善……在任何环节,都要指手画脚,那么员工就什么事情都干不好,因为他们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无法施展拳脚。领导者不愿放权,所以每个员工都觉得自己在岗位上说了不算,所有事情都必须请示领导,等着领导发话,公司的业务自然会全部荒废。

  以上就是复杂体系与简单体系的区别。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不仅要靠规则治理,还要靠德行治理。

  “譬如北辰”,就是能够给大家指明方向。领导稳稳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规划好整体方向,大家就会跟宇宙的星系一样,各安其位地运转。

  管理者的大忌,就是不愿意安心地待在北极星的位置,无法明确自己运转的方向,特别好动。如同宋徽宗,他绘画、写诗,都十分擅长,做了皇帝之后,最爱干的事是造房子,为了满足自己做建筑师的梦想,他盖了各种各样的房子,造了各种各样的假山。为此,他还惊动了老百姓,大兴花石纲之役。花石纲,指的是专门给宋徽宗运送奇花异石的特殊运输交通,“纲”指一个运输团队,一“纲”代表十只船,足见辎重过度。各地都在给他运石头,给老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百姓苦不堪言,直到出现造反。

  如果领导喜欢“下沉”到具体的事情中,去指导具体的环节,那么大方向就没人去把控了。一个国家如此,一家公司也是如此。

  当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失控,管理者不再依赖风骨、道德去影响百姓,人人都忙于讨好皇帝时,国家就会“荒”。

  作为一个创业者,是员工的领袖,是公司里最重要的大脑,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比所有人都聪明,凡事亲力亲为,一切大事小事都要自己说了算。那样做的结果是,所有人都失去了能动性,失去了热情,没有人觉得自己需要为公司贡献自己的思想。

  创业者的责任,是为大家设立共同的愿景,让大家愿意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创业者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够了,至于其他的事情,由大家各司其职,这才是打造复杂体系的方法——让土壤变得健康,让环境变得良好,让方向变得明确。

  如果你对孔子的这句话依然有疑惑,不妨参考《复杂》这本书来详细地理解什么叫复杂体系,以及应对复杂体系的方法。它跟简单体系的应对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与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则一脉相承。

  思无邪:最诗意、最动人的语言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是民间的诗歌总集,原本散落在民间,依照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虽有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把他认为最好的三百零五首,收集在了《诗经》中。

  孔子认为,《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思无邪。

  有人理解“思无邪”是思想纯正,也有人解释说,“思”本身没有意思,只是发语词。在《诗经》中,有一首诗就用到了“思无邪”这三个字,“思”跟“斯”可能是一个意思。

  我个人偏向于认为“思无邪”是纯真无邪之意。

  西方的尼采认为,文艺复兴的风骨,是勇敢与毫不虚伪。文艺复兴之所以伟大,在于它突破了过去宗教式的、虚伪的文艺表达方式,它叫人们将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

  《诗经》也是如此,它表达的是人们最真实的情感。

  什么是纯真无邪?我们来感受一下《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些句子令人感觉舒服畅快,田园气息自然地喷涌出来。

  为什么会有思无邪?经过体会和理解,我得出了最根本的原因,即《诗经》颂扬的是合理的情感和欲望。

  合理的情感和欲望是孔子讲过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是快乐但不泛滥、不放纵,不像尼采所倡导的酒神文化,已经成了放纵、没有礼法的状态。“哀而不伤”,是虽然有悲伤,也怀远,偶有怨愤,但并没有造成极大的损害。

  这些合理的情感和欲望,是无邪的一个表现:不矫情、不滥情、不放荡,有节制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避免人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断波动。

  为什么要强调合理呢?如果把《诗经》的文字放荡开,用夸张的表达将情感渲染得更浓烈,将喜怒哀乐抒发得更彻底,甚至为了更招人喜欢,刻意地刺痛别人的内心,加一些虐情的场景,那就失去了真实的美感。就像很多情绪表达过度的悲剧片和浮夸的喜剧片一样,游荡在痛苦和无聊之间。

  孔子喜欢中庸的、调和的、适度的东西。

  《诗经》所记录的是老百姓的心声,是最早期的人们在田里干活的时候,发自内心所吟唱出来的歌谣,有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感。

  如果多读《诗经》,在跟人说话时,就更能够切中要害,打动人心。

  孔夫子特别倡导大家多读《诗经》,让大家变得纯真无邪,做事说话合情合理。

  道之以德:管理人,用规则还是用道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政”,“道”可以理解为宣导、引导,“以政”就是用行政命令作为手段。“道之以政”,指的是用行政命令作为手段,来引导、治理百姓。

  “齐之以刑”,“齐”是约束,即用刑法来约束百姓,以刑罚来处理问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是当时法家所倡导的。人与人之间不用谈理,不用谈义,谈的是规矩,只要符合规矩、法度就行了。这也是很多现代国家所使用的手法。

  孔夫子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民免而无耻”,老百姓可能因为畏惧责罚而不去犯罪。

  从春秋战国到秦朝,甚至到汉朝,都是用严苛的刑罚来管理百姓的。大家不要被刘邦的“约法三章”给骗了,刘邦表面上说约法三章,实际上汉朝沿袭了秦朝的很多制度,比如犯了错要割鼻子、砍手脚、脸上刺字等,各地方都有不同的酷刑。

  当使用严苛的刑罚来治理国家时,老百姓自然会为了逃避罪责尽量不犯法,但心中“无耻”,也就是内心并不觉得很多不好的行为是有问题的,没有羞耻心。

  我们要怎么理解以上内容?

  我在美国的大街上经常看到很多年轻人,手执牌子站着,牌子上写着“我需要一个房子”“我需要一些面包”……可是他们有手有脚,却站在那里向他人索求,就是不愿意去工作。

  在洛杉矶、纽约的街头,都能看到这样的流浪汉。

  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想象,但是在美国人看来,只要没犯法,这是个人的自由。甚至有一个美国人跟我说:“在美国,有人不穿衣服走在大街上也是可以的,这是个人权利,警察不能将其逮捕。”

  这就是孔夫子最担心的状态:“民免而无耻”。只要不犯法,一个人在内心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没有道德感,也没有向上的力量。

  “道之以德”讲究的是德行,“齐之以礼”指的是我们靠“礼”来约束。

  人们不能仅用法律、规则判定一个人的行为到底合理不合理,有的事情,要看在心上是否过得去,是否符合道义。

  《白鹿原》中,就反映出了中国的变化。在白嘉轩的时代,出了问题,大家就会有个公论,人的行为要由整个宗族进行判定,做错事的人后脊梁骨冷飕飕的,觉得自己在村里再也无法待下去了。这是宗族礼法给人带来的约束。

  与之相反的是,用德行、礼仪去引导百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孔子认为是“有耻且格”:老百姓不仅有羞耻心,还能够守规矩。“格”可以理解为守规矩,讲品格。

  孔夫子的理想,是每个人拥有真正美好的品格。

  关于这个观点,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如胡适先生就认为,在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矩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那么,是否应该多讲法律,少讲道德?

  在论证之前,其实有个前提,也就是社会背景如何,是国泰民安,还是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处于乱世,价值观会更加遵从原始的生存本能,会想尽一切办法多吃多占,来满足膨胀的私欲,游走在道德的边缘。

  道德是弱约束,是倡导人们要去做的事。法律才是强约束,强调的是人必须去做的事。

  胡适先生提出的,是在乱世中法律的重要性。在人们生活朝不保夕的情况下,要求人们按照道德去做事,这是空谈,是不现实的。

  孔夫子的理想是天下大同,当社会已经规范时,人们在社会安定的环境下如何才能拥有美好的品质和德行。

  再看看当下的社会。比起美国,中国的犯罪率已经非常低了。

  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过这样的一组数据:在美国的监狱里,关了全世界约25%的犯人,而美国的人口,只占世界的5%。过去30年,美国人口增长不到30%,监狱人口增长却达到了800%。美国吃牢饭的人超过220万。

  美国是一个靠法律说话的国家,触犯各种法条都有可能被抓进监狱。就是这种完全用法律说话的制度,却导致了“民免而无耻”。

  我们不必拿孔子的理论跟胡适先生去辩论,这是不同环境之下的不同执政理想,是两种不同的治国境界。

  孔夫子的理想是,当国家制度已经相对规范,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秩序良好时,则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让老百姓有更高的追求,在精神和道德上进行修炼。

  比如,“樊登读书”的使命,就是希望在社会稳定的当下,我们一起来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实现慎终而追远,民德归厚,有耻且格。

  三十而立:你的立身之本是什么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我们很熟悉,也有人喜欢拿来自比。比如言谈间跟孔子比较,说“孔子十五岁如何,我十五岁如何”“孔子三十岁做什么,我三十岁做什么”。其实这样比较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人跟人的寿命早就不一样了。

  我曾给大家推荐过一本书,叫作《百岁人生》,书中认为我们已经到了长寿时代,我们这代人将来有可能会活到一百岁上下,而我们的孩子,可能在一百二十岁左右。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应到现在,还并不算到了真正的晚年,所以不能进行机械对比。

  孔子说的十五岁的年纪,是一个人的大脑开始逐渐发育成熟的时候。而且男生发育得比女生晚一些,可能要到十五六岁以后才开始明白事理,才立志要好好学习,考一所好大学。

  “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并不表示孔子之前没有学,而是指在这个年龄明白了学习的意义。这里的“学”到底在学什么?有人说学的是礼,是祭祀,也可能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因为孔子非常擅长这些技能。

  我个人认为,十五岁对孔子来讲是个分界线,他终于领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开始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在此前,他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是以玩为主,到了十五岁,他突然觉得玩没有学习有吸引力了,学习中所收获的乐趣和满足感超过了玩乐。

  反观现在,有的人活到三十岁还没到“志于学”的阶段,还是觉得打麻将最好玩,对别的东西都提不起兴趣。

  孔子在三十岁时,就被人问礼。很多人向孔子请教,问孔子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那件事应该怎样应对,这说明孔子到三十岁时已经自立了,有了自己的专长和立足之地。

  “四十而不惑”,这句话的分歧比较多。有人认为这代表此时的孔子已经活明白、活通透了,但如果我们这样去理解,那为什么孔子在之后还会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说,他五十岁时如果能够学《易》,就能少很多过错。既然孔子在四十岁时都已经活明白了,还会追求少犯错误吗?

  因此,“不惑”并不是“不困惑”之意,而是不惑于外物的意思。人在四十岁以前,经常被外在的事物吸引。比如很多年轻人在找工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工资。

  我大学毕业进行职业选择时,也曾惑于外物,将利益放在第一位。那时很多单位来学校招聘,我自认为出身名校,是优秀毕业生,还是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冠军,志得意满。面对招聘者,我总是直白地问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对方往往开始对我印象很好,但听到我的问题,就提醒我:“不要老关心钱,钱不重要,前途才重要。”

  我当年可以说是无知且无礼,还是直接问:“我就想知道到底挣多少钱。”

  结果一个工作也没谈下来。

  很多年轻人跟我当年一样,找工作也是只盯着待遇和福利。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到四十岁以后就不会这样了,正如前文所讲的“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四十岁之后要稳重下来,要有根基,要有价值观,要有使命。

  “四十而不惑”,代表着人生到了一个这样的阶段:不再被外在的物质所牵绊、干扰,做自己该做的事。

  关于“知天命”,有人认为“知天命”就是认命。到了五十岁,做事情随缘就好,什么容易就做什么,不再追求突破和挑战,颓废而漠然。

  “五十而知天命”,并不是这个意思。

  《阿甘正传》里有一个角色,是丹中尉。丹中尉在越南战争中失去双腿却被阿甘救了下来,对于一个骄傲的军人来说,价值和尊严都没有了,所以他放纵自己,骂国家,骂上帝,骂救了自己的阿甘,骂自己是废人,永远生活在愤怒中。直到有一次,他和阿甘一起出海捕虾,遇到了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丹中尉毫无畏惧地坐在桅杆的顶端,像战士一样和暴风雨对抗。最终,他们战胜了暴风雨。除了他们的船,其他的船全翻了。在阿甘的捕虾船上,丹中尉对阿甘说:“你救过我的命,我从未感谢过你。”然后跳进水里游开了。阿甘说:“我想他跟上帝已经讲和了。”

  五十知天命,是一种和解的状态,而不是颓丧、漠然的状态。

  一个人在五十岁的时候,要能够与自己和解,安安稳稳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内心平和,不再与自己较劲,不再痛苦,不再怨天尤人。

  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不被外物羁绊;到了五十岁,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和欲望,让自己宁静从容;到了六十岁,境界则更高。

  “六十而耳顺”,“耳顺”的意思是不论别人在你面前说多难听的话,你都能听到其中有道理的部分。比如,孔子被人说“累累若丧家之狗”,这话多难听啊,但孔子听了完全不恼,反而觉得太形象了。他不排斥别人把自己比喻成丧家狗,他觉得自己在某种状态下就是这样的,别人说的话在某个部分上是合理的。

  不知道多少人能在六十岁的时候,修炼到这样的境界。我见过很多八十岁的人也做不到耳顺,还总是与人争辩、吵架。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一个人很自由的状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也不会违反社会规则。与此相对的是,我在美国街头看到的一些年轻人,如果美国社会没有法律,允许他们从心所欲,他们就容易自我放纵,总想试探法律的边界。

  七十岁之后,孔子回到了鲁国,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老人。此时的他早已与自己、与世界和解了,不需要逾越任何边界。

  活得通透的人,会发现法律、道德、伦理、礼法,不是束缚自己的,而是保护自己的。

  佛教讲“律”,有经律论,佛陀最后的教诲是以戒律为师。一个刚出家的小沙弥,可能觉得戒律是约束。但是一个高僧大德会告诉他:“孩子,戒律是对你的保护,不要做那些让菩萨耻笑你的事。”

  孔子能够理解道德和礼法是对人类的保护,他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每天都活得很畅意,能够自得其乐。

  人们认为道德、礼法、规范等不合自己心意,觉得被管束很痛苦,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境界还不够高,需要不断地修炼。

  《人间词话》里,王国维提到了写诗的三种不同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生也有不同的境界。孔子的这一整句话,是他对自己人生不同境界的总结。我们无须亦步亦趋地跟孔子去做比较,但是我们应该了解人生境界提高的次第。孔夫子的境界,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参考,让我们知道人生修炼的方向和能够挖掘出的潜力,一步一步地进行自我完善。

  事之以礼:有尺度,才是真正的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从这里,到接下来的章节,都与孝有关。《论语·为政》与孝的联系非常紧,因为中国古时候大部分时期是以孝治国。

  我们先来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周王朝已经基本丧失了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力,鲁君也开始失去力量,而孔子正处于鲁国三桓当政的时期。“三桓当政”,指的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在掌管鲁国的政事。

  孟懿子是孟孙氏的掌门人,表面上尊孔子为师,向孔子请教问题,实际上却是君臣关系——一位是当权者,一位是老师。

  收位高权重的人为徒,是一件有压力和风险的事。因此,在孔子跟孟懿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说得并不痛快。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说“无违”,就是不要违反。

  我们总觉得,孔子的这句话好像没说完。孟懿子真懂了吗?未必。但是孟懿子没再接着问。

  当权者请教问题,但并没有接着问,也没有显露出好奇心,孔子自然也就不必解释。

  孔子把话憋在心里并不舒服,他知道还没有说明白。

  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喜欢种地,喜欢收拾菜园子。他给孔子驾车,孔子憋不住地说:“孟孙问孝于我,我说无违。”

  樊迟自然和老师更亲近,就问:“您为什么说这么奇怪的话,无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很多人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认为无违是“不要违反”的意思,父母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孔子的解释不是这样。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不要违反礼节,这就叫作无违。

  “生,事之以礼”,指的是一个人要依据礼法,有原则地对待自己的父母。关于如何对待父母,周朝有明确的礼法,但这并不表示要一切听父母的。孔子认为,作为子女也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死,葬之以礼”,父母不在了,要葬之以礼。

  葬之以礼,代表着一种节制。当时的贵族,下葬时的陪葬品非常奢侈,常常用一些超规格的祭祀品,导致劳民伤财。但是平民百姓如果因为贫穷而把父母的遗体随意处置,不安葬,也是过分的。

  祭之以礼,指的是在祭祀的时候,也用符合礼仪的方式。

  为什么孔子不对孟懿子讲这些?

  因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在鲁国当政后,经常会做很多越轨的事。比如说“三家者以《雍》彻”,他们在祭祀自己的祖先时,竟然将国家祭祀先祖的歌作为祭祀礼乐。对于这些贵族而言,这合乎礼法吗?孔子认为这是非常过分的事,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甚至因此还骂过他们。

  孔子的观点是,倘若真的想对祖先尽孝,就不要把祖先的地位抬得过高,给他们超出身份的待遇。如果非得按照对待皇帝、君王的方式来祭祀自己的祖先,其实是给祖先抹黑。

  孔夫子讲的第一种孝,就是无违,也就是不要违反礼节。

  后文还有孔子讲“孝”的内容。面对不同的人,孔子对孝的定义并不一样。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孔子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父母唯其疾之忧:懂得沟通,是孝的关键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比起前文,这时候已经隔着一辈儿了。孟武伯肯定与他父亲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他问孝的时候,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

  关于这句话,通常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一个人一定要担心父母生病。有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如果父母生病了,子女要衣不解带地服侍父母。

  但如果按照以上的理解,如何解释“唯”的意思呢?似乎就不用解释了。

  第二种解释是分析什么叫作孝顺。只有父母生病了,你才需要担心,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担心,这是孝。

  曾经有一个公案。孟子的学生桃应问孟子:“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皋陶执掌法律,舜作为国君该怎么办?”孟子说:“应该让皋陶依法治罪。”

  桃应又问:“舜为什么不阻止皋陶呢?”

  孟子解释说:“舜作为天子,当然要遵守法律。皋陶是秉公执法,舜怎么会干涉呢?”

  桃应又问:“那么舜该怎么办?”

  孟子最后说:“为了救父亲,舜会把国家抛下,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走,到海边隐居。”

  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出一个结论,孩子不要替父母做主,不要参与父母太多的事,只要在最关键的时候表现出对父母的重视即可。

  很多书都讲到家庭的伦理秩序。比如《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里提出,当父母年迈,而子女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时,子女会经常干涉和参与父母的日常生活。比如有的人批评父亲“你别跟我妈吵架,这像什么话”。如果一个人以批判的态度对待父母,总想管父母的事,家庭秩序就乱了。

  “父母唯其疾之忧”的核心意思是,除了父母生病需要孩子服侍之外,剩下的事就得尊重父母,让父母自己去做决定,因为这是父母的人生,他们拥有选择的自由。如果孩子总是在小事情上干涉父母,惹父母生气,那就是不孝。

  第三种解释是要真正做到孝,就要让父母知道,孩子成年后,除了身体健康,其他事情无须父母担心。

  有的父母在孩子毕业之后还不断操心:担心孩子没钱,每个月给孩子转账;孩子想要买房子,就砸锅卖铁给孩子攒钱;催促孩子赶快寻找伴侣,成家生子,接着又开始担心孩子的孩子上什么学校……

  如果一个人担负不起自己的人生,父母对他的担心就会没完没了。父母生养了孩子,就像欠了还不完的债,一辈子都在牵挂,一辈子都被负累。

  所以,要成为一个孝顺的人,就应该努力管好自己的生活,让父母无须对自己的任何事情担心,见面只要问“最近身体好吗,别累着了”就够了。

  如果孩子发展得不好,日子过得一团糟,父母就不可能不担心。因此,孝的核心是能够做到让父母省心。

  我个人觉得,这很有可能就是孔子想要跟孟武伯表达的意思。孟武伯是孟孙氏的继承者,而孟孙氏有权有势,继承者是很有可能造反的,他只要有“我想替代鲁君”的心思,就是要造反了。

  孔子为了维护鲁君的地位,就对孟武伯说:“想要表达孝顺,就谨慎地处事,别让你的父母替你担心。”

  以上三种解释未必是非此即彼只能取其一的,这不是一个学术讨论。如果有读者觉得这三种解释对自己都有用,那不妨都接受,只要对自己有帮助即可。

  我个人更受益于第三种解释。第三种解释指导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积极地和父母沟通。因为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并非来自孩子的生活过得多么不好,而是缘于孩子根本没有跟父母沟通过。

  我们有没有让父母了解我们的生活状态?有没有让父母知道“我过得很好”?如果没有,就需要加强与父母的沟通,让父母减少对我们的担心,直到让父母说出:“照顾好身体就好。”

  子游问孝:什么是尊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孔子,什么叫孝。

  子游,姓言,名偃,比孔子小四十五岁,是孔子的一个学生。

  子游是一个平民。读到这里,我们发现,孔子对普通学生和贵族学生说话,是不一样的。他跟贵族学生说话点到即止,不愿意多说,不攀附权贵。

  孔子对孟懿子说“无违”之后,如果对方愿意接着问,孔子会继续解释;如果对方不愿意再发问,孔子则不再多说,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平民学生樊迟。

  孔子跟子游说话,说得特别明白。

  他先指出一个现象:在今天,所谓的孝就是能养。放到现在,意思就是,子女觉得给父母买了房,买了车,带父母去旅游,给父母钱,就是孝。

  孔子的观点则不同。孔子认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个人养一匹马,养一条狗,也能做到如此。而“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一个人在赡养父母的时候,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的态度,这跟养马、养狗有什么区别。

  孔子这话说得相当难听。

  此时,孔子离他生命的终点已经很近了。而曾经发生了一件事,我认为孔子心里并不舒服。

  一天,孔子的学生上朝回来,孔子问朝里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说,上朝时讨论了一些大事,并没有对孔子说细节。孔子说:“你没有告诉我的事情,我听得多了。”

  这说明孔子的晚年生活节奏变慢了,反应变慢了,感官变慢了,也出现了话多、信息不灵、爱操心的特点。此时,连孔子的学生,那些他看着长大的孩子都开始说:“我们在谈论国家大事,您就别多问了。”

  有可能在发生这件事之后,子游刚好跑来问孝,撞到“枪口”上了。孔子说,不要像养犬、养马一样去养一个老人家,这是孔子作为一个老去之人的感慨。

  色难:你能做到始终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吗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说:“色难!”也就是说,和颜悦色是最难的一件事。

  孔子的意思是,我们在对待老人的时候,保持和颜悦色是非常难的。与之相对的是,对待小孩子,我们可以说是“色易”。比如,作为父母,你照顾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表情会很温柔,态度会很温和,你会赞叹“宝贝真棒,真可爱”。

  我琢磨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小孩子很萌,能给人带来希望,大人照顾孩子,孩子会一天比一天更好。而老人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失望,不论我们如何精心照顾,按照生命的规律,谁也逃不开生老病死,老人还是会越来越衰弱,行动不便,记忆退化。

  孔夫子说的“色难”,到底有多难?

  真的是很难。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老父亲指着一只鸟儿问儿子:“那是什么呀?”儿子漫不经心地说:“那是一只麻雀。”过了一会儿,老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呀”,儿子又回答说“那是一只麻雀”。第三次,父亲又问,儿子越来越不耐烦,告诉父亲:“麻雀,麻雀,麻雀!”

  后来,父亲拿给儿子一个日记本,日记本里记录着儿子小时候的事情。三岁的时候,儿子也问:“爸爸,那是什么呀?”爸爸温柔地对儿子说:“那是一朵花。”儿子问了七遍,爸爸回答了七遍。

  孩子问我们一个问题,无论多少遍,我们都很有耐心地解释,但是人老了以后,问个两三遍,人们就开始不耐烦了。

  我看过这样一段文字,大意是,在培养和挑选护士的过程中,老师让大家回答一个问题:有一个病患失去了语言能力,有时候会有暴力倾向,无法控制大小便,没有自主行动的能力,有时候能够爬,但是不能走路,请问你应该怎么照顾他?

  很多年轻的护士回答,这太难了,照顾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人太痛苦了,不想干这样的事。

  老师解释说,这是一个一周岁以内的婴儿。

  护士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了,觉得很容易。

  但当人们脑海中想象这是一个老人家的时候,就会觉得很难。这就是我们对于老人和孩子不同的感受。

  要想克服这种感受,是相当不容易的,人们就是喜欢有希望、有生机的事物,不喜欢正在衰退的、给人带来失望的事物。然而,这正是人需要修炼的部分。

  希望我们都能够记住“色难”这个词,意识到对待老人,做到和颜悦色是最难的一件事,从而在心底里提醒自己。

  “有事,弟子服其劳”的意思是,有什么事有弟子去做,比如孔子的学生们照顾孔子,说“老师你别动,我来”。

  “有酒食,先生馔”,有好吃的,有好喝的,先给老师享用。

  然而,这就叫作孝吗?这与前文提到的“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是一个意思。孔子认为,缺少敬意,都不能称为孝。

  当子夏问孔子孝是什么的时候,孔子有感而发,告诉他“不要给我脸色看,这很重要”。连孔子都受不了难看的脸色,我们的长辈怎么可能受得了呢?但是我们看看当下,有多少老人在家里是忍气吞声的?

  很多人老了以后,经济来源依靠子女,生活在子女的屋檐之下,帮子女带孩子,忙里忙外,却还是唯唯诺诺,甚至自我贬低,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有的家庭里,老年人被当作免费的保姆,子女还对他们不耐烦。

  因此,年轻人冲老年人发脾气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有个词叫“色难”,不妨反思自己,真的要这样对待老人吗?

  也有很多年轻人会批评老人,说他们为什么不去旅游,为什么不吃好吃的,为什么总想着省钱……这种批评,看似是为了老人好,实则只是为了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是年轻人太想证明自己是个好孩子!而指责与抱怨,却给老人带来了真实的伤害。

  我们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是为老人好还是为自己好。如果真正为老人好,就一定能够做到敬,而敬才是孝的前提。

  当我们在与父母相处时,能认识到“色难”,提醒自己要和颜悦色地对待老人,才是孝。

  回也不愚:自主思考的力量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颜回出场了!

  颜回是孔子特别喜欢的一个学生,孔子每次说到颜回,全是溢美之词。

  颜回可能真是一个生而知之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跟颜回说话,颜回从来没有质疑和反驳过我。”对孔子所说的话,一听到就说好,并且立即行动。这样看起来,颜回似乎有点缺乏思考。

  子贡和子路,包括其他的学生,比如宰予,每个学生都问过孔子很多问题,都曾经对孔子的一些言论提出过疑问,因为要互相切磋——除了颜回。

  孔子起初觉得,颜回是不是有点傻,否则为什么无论自己说什么,颜回都觉得没问题,都不假思索地去做。

  然而,他又能“退而省其私”,当孔子再去观察颜回的表现时,就能看到颜回是如何对自己的话做出反馈的。颜回做到了“亦足以发”,原来,颜回对孔子说的话是真的理解了,真的用在了生活中,真的做出了改变。

  孔子的话在颜回身上有着发挥,有着发展。

  孔子说“回也不愚”,就是说“颜回这孩子可真不笨”。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欣慰之情。

  大概十年前,我在微博上把对孔子这句话的解释发出来,结果转发量达到几千次。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这句话?

  我们也可以想想,为什么像颜回这样不喜欢辩论、不喜欢提问的孩子,在孔子看来是一个好孩子?

  我们可以反过来,在特别喜欢发问的子贡和子路身上找到答案。子贡和子路为什么那么喜欢提问呢?有可能是因为缺乏独立的思考,太依赖老师,因此直接进入讨论环节,跟老师辩论。他们表面上特别活跃,而实际上,有可能根本没有深入地思考,只是依赖和老师讨论与切磋。

  我在“樊登读书”给大家推荐了不少书,也会经常遇到大家提问:“樊老师,我觉得你讲的那本书里,有些东西好像我不太理解,你说得不太对吧?”

  遇到这种问题,我的答案通常是:“你不妨回去再想想。”

  我并不是不愿意接受质疑,也不是拒绝讨论,而是我认为,当一个人在脑海里进行了足够的思考后,才能够对问题有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自己攻克问题。如果有人问了一个问题,我着急给出一个解释,他有可能会为了维护“问”的价值,再进行反驳。越反驳,他会越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就更不愿意接受其他观点了。

  颜回是怎么做的呢?他“不违”,并不意味着不加思考就对老师的话全盘接收。他的办法是,当孔子说的某句话,他不理解时,不立刻反问,而是回家继续认真琢磨,找到其中的道理。

  孔子说的话都对吗?不一定。如果说得不对怎么办?颜回是只听有道理的部分就好了。

  颜回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找到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孔子说他“不愚”。

  有一个修行的人,跑去找一位大师抱怨,说自己的老师水平不行,行为不检点,经常做一些违反戒律的事,自己不能够跟他学习。

  大师就跟他聊天,一边聊天,一边拿起一把糖,扔到沙地上。

  沙地上开始有蚂蚁过来搬糖。大师对学生说:“你看真有意思,蚂蚁怎么只搬糖,不搬沙子?”

  学生回答:“蚂蚁不傻,搬沙子没用,它要吃的是糖。”

  大师说:“那你为什么要搬沙子呢?为什么总是去观察老师不好的地方呢?你应该从老师身上去学些有用的东西,看到老师身上有价值的部分。”

  颜回正是如此,他总是能够非常快速地找到最有价值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习惯。甚至,之所以其他学生总是喜欢提问,是因为他们思考得没有颜回这么快。

  子贡有一次评价颜回,说颜回举一而知十,意思是颜回脑子反应极快,孔子对颜回说一件事,颜回可以类推到十件事情。颜回总是能够很快地抓住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根本不需要多做解释。

  我引用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转发,我想这和我们当下的工作有很大的关系。在公司里有一种人叫ETC,就是“自动抬杠”的意思。这样的人总是喜欢反驳别人,只要一开会,就说:“我不同意,这事不对。”他似乎觉得在公司里只有不断发表不同的意见,才代表自己有存在感、有价值,是敢说话的人。

  实际上,如果能够像颜回那样,做到不违如愚,别急着反驳别人,自己先琢磨、思考清楚,就能够节省很多的沟通成本。

  人当然可以发问,颜回其实也问过孔子问题,但发问之前,要动脑子。

  当有人问我问题的时候,我之所以没有直接回答,是因为发现他还没有启动思考,就希望别人给他一个答案。

  人们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未来押宝在别人身上。很多人从小到大的学习方式,就是把自己交给练习题,交给老师,甚至还有学生高考没考好,回去状告老师的案例。

  实际上,一个人只有真的思考了,才能够问出有价值的问题。有很多问题,经过思考后就不用再问了,因为问题已经被解决掉了。

  不违如愚,这就是颜回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当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能将压力都给老师,要自我承担起一些责任。在向老师发问之前,先想想自己是不是下了足够的功夫,有没有试着替老师回答一遍问题。

  之后,你可能发现已经不用问了,你已经豁然开朗,并且能将结论在生活中用起来了。

  从领导力的角度看,颜回的做法相当于“接受反馈”。就是当别人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的时候,核心是多倾听、多思考,想想自己有哪些能够改正的地方。比如跟领导汇报的时候,可以先说自己决定如何改变,这样的下属令领导省心,因为他具备自主性,在不断地动脑子思考问题。接受反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

  我介绍过一本书,叫《高绩效教练》。在这本书里,也提到了调动自我责任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我们要相信每个人身上具有的潜能,要试着让责任感回到自己身上,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孔子喜欢颜回,就在于颜回能够调动自我责任。他不会遇到难题就发问,不会口无遮拦地随便说话,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潜心思考的,这就是不违如愚背后的逻辑。

  人焉廋哉:看穿一个人,三个角度就够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这段话是孔子较为得意的洞见。有人问孔子如何识别和看透一个人,孔子就说了这句话。

  讲孔子的识人之道前,我们先看看孟子是如何看人的。孟子的方法很简单:“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我们领会一下孟子的意思,就是要盯着对方的双眸看,如果一个人的双眸不清澈,眼神闪烁,游移不定,就是坏人;正直的人,眼神一定明亮。

  我有一个警察朋友,特别认可这种方法,他看犯罪分子看得非常准。

  “廋”(sōu)是隐藏的意思。“人焉廋哉”,是指根本无法躲藏、无法掩饰,有经验的人一看眼神就能确认了。

  孔子的观点更加严谨,他提到了用三件事来观察别人,这样也没有人能够藏得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简单点讲,就是使命、愿景、价值观。

  看一个人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就能够知道这个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视其所以”,“以”是凭借的方法,整体意思是,观察一个人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在做事。比如,你发现某个人做事的方法永远是拉帮结派、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此人能好到哪儿去?

  补充一下,有些人喜欢研究厚黑学,以为这样可以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实际上,厚黑学误导了一些人,令人误以为结党营私是最好的手段。比如做老乡会,歃血为盟,这就叫作“小人党而不群”。

  “观其所由”,就是观察一个人做事的动机是什么。比如某个人做一件事情,是为了满足私欲,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更有面子,还是为国、为民、为社会、为他人能够变得更好。

  “察其所安”,“安”是指一个人在怎样的情况下觉得舒服、自在。他在什么样的时刻会感到安心?使他安心的点到底在哪儿?这是愿景,是关于一个人对未来价值的追求。我们判断一个人,要看他在什么状态下最舒适、最安闲,还要看他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时最自在无碍,是选择跟狐朋狗友喝酒、吹牛、打麻将,还是选择跟学习型的人一起研讨、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孔子说,看一个人,从三个角度就够了——做事的方法,做事的出发点,最让他安心的生活方式。把这三个角度看明白了,他就再也无处躲藏。

  有的人不擅长看人,尤其是女孩子在找对象时,很容易遇人不淑。有的女孩子判断一个男生,只看他对自己好不好,看对方是否给自己送礼物,看对方是不是肯在自己身上花钱,甚至看对方是否会为了自己与别人打架。当一个女孩完全被这样的想法占据,只看对方对自己的态度时,就会忽略对其他维度的观察——观察对方是如何做事,做事情的手段和方法,以及他做事的动机是什么,他闲的时间在做什么,他有什么兴趣,交什么朋友……而这些,才是显现一个人品性的关键之处。

  我特别提醒女孩子,看一个人是否值得嫁,是要看他怎么对待普通人。仅仅看他如何对待自己是有欺骗性的,有的男性在谈恋爱时,由于荷尔蒙水平升高,会对女孩子好得五体投地。可是,他能好到极致,往往也有可能会坏到极致,因为他走的是极端。

  女孩子必须得能够看到这个男生跟其他人是怎么相处的,他是如何对待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以及陌生人的,这样才能看清他的真面目。孔夫子这段话价值千金。

  温故而知新:在反思中学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很简单,我们从小就听过:怎样才能做一个老师?温故而知新。如果你学了很多知识,还能够推导出一些新的想法来,就可以当老师了。

  那为什么这句简单的话会单独成为一个节?我觉得这句话是孔子在鼓励很多人当老师。

  当老师需要很高的条件吗?其实并不需要。孔子希望更多的人来进行知识传播,肩负起老师的责任。

  作为万世师表,孔子在他的时代,以全新的教育模式,开发了特别重要的市场,在现代被称为“蓝海市场”。在过去,教育是只针对贵族的,整个社会的识字率非常低。而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主动交十条干肉,哪怕你是贩夫走卒,都可以来学习,有教无类。

  开发了蓝海市场后,孔子发现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他自己最多只带着三千学生,所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成为老师。当孔子将自己的期望说出来时,有人说:“我不行,老师,您的境界太高了,我达不到,您一开口就充满智慧,我做不到。”

  孔子说,不必如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一个人不要只想着做传声筒,把老师的话全背下来,再去传达,这种简单的信息传递意义不大。如果一个人听完孔子讲的道理之后,能够自己发挥、推导,加入自己的想法,像子贡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或者像颜回的“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这种人就能够成为老师。

  “温故而知新”的“温”,可以理解为小火慢炖。孔子教给了学生新的东西,但该如何理解和运用呢?你得自己慢慢体会、慢慢酝酿,用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去参透新的东西。尼采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都是慢慢得到的,如果不是慢慢得到的,你就等于没有得到。

  温故,也就是把过去的东西反复琢磨。

  我个人想了一下,温故之后,可能有三种结果:

  第一种结果,叫温故而不得,就是温故了很久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合马上做老师。

  第二种结果,叫温故而有所感,温故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第三种结果,叫温故而知新,就是慢慢琢磨过去的经验时,发现这个经验可以和新的想法相互印证,可以有新的应用,这就是温故而知新。当你对学到的东西能够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时,就证明你吃透了它。当你拥有这种能力时,就可以为师矣。

  教就是学的过程,这和“樊登读书”所倡导的观点是一致的。“樊登读书”做“讲书人”活动,就是希望把自己讲书的能力分享给大家,教大家如何拆书、解书、讲书,目的是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去传播知识,并以此为事业,体面地养活自己,这就是孔子当年所做的事。

  孔子在提醒我们,不要把当老师这件事情想得很复杂。能够做到温故而知新,不需要拿到教师资格证,就可以教别人了。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够教身边的人,哪怕只是令几个人有所获益,也是老师。

  以“温故而知新”来自勉,可以对自己进行反思:今天有没有知新,有没有从过去的道理中,发掘出新的意义和价值来。

  这种联想和探索能力,就是做老师的潜质。

  君子不器:让自己拥有“反脆弱”的特性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只说了四个字。

  熟悉我的人也经常听我用到这四个字。

  要想阐释“君子不器”,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反脆弱》这本书。《反脆弱》认为,世界是脆弱的,总会有各种天灾人祸,充满着不确定性,很难预测和避免。为了应对这些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增强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让自己拥有反脆弱的特性。

  而君子一旦成为一个器物,就变得脆弱了,比如一个坛子,一敲就碎了。

  君子变成一个器物是什么意思?有人这样定义自己:“我就是个会计,除了算账我啥也不会,你别跟我说其他的事。”当一个人认定自己就是一个会计时,那他一辈子就只会算账。那么,请问,这样的人生脆不脆弱?当人工智能学会记账时,这位会计就会遇到危机;或者,当公司请了一个更好的会计时,他就失业了。

  我在北美的时候,有一次看到卡车司机罢工游行。因为公司买了很多辆无人驾驶汽车,卡车司机自然要被裁掉。无人驾驶汽车既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还不用付工资,一定是未来的趋势。而这些卡车司机已经开了一辈子车,而且以前的收入还不错,他们没想到开车这个技能有一天居然不再被需要了。这就是君子器之,一个人变成了固化的状态,守着一成不变的技能过一生。

  君子不器,这句话具有极强的人文主义色彩。

  每一个人身上,既有人性也有工具性。资本主义早期的目标就是工具性。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说:“我只想要雇用一双手,为什么还要来一个脑袋?”在他眼中,员工不需要有思想,有思想的人容易闹事,他只想要一双手,这是将人工具化。

  资本主义早期的特色是把人变成工具。比如,会计就是会计,灯光师就是灯光师,摄像就是摄像,其他的最好都别懂。这样一来,资本家就是最有话语权的,他们明白,如果某个人不服从命令,后面还有一群人可以接这份工作。

  而孔夫子倡导人要有人性,要做一个可以全方位发展的人。

  一个人可以一边创业,一边写诗;一边炒股,一边写小说;一边健身,一边爬珠穆朗玛峰……这都是人的权利。

  人当然可以全方位地发展,把体内的潜能发掘出来,这是孔子对于人性的颂扬。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时,就不会让人生走向脆弱,不会让不确定性影响自己。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政客吗?如果孔子是一个政客,他这一辈子都是失败的。他是一个教书匠吗?如果孔子认为他只是一个教书匠,为何参与那么多政事?

  孔子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教书匠或者一个政客,他不会将自己进行单一的归类。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他永远都有着杠铃式的配置,对人生有着多手的准备,他永远都生活在一个拥有丰富选择权的世界中,这就是反脆弱。

  要想做到反脆弱,我们一定不要活成一个机械体,要让自己活成一个丰满的、生动的人。

  我曾经看到一个视频,心里很难过。一个收费站的女员工被单位裁员了,向领导哭诉,她说自己这辈子只会收费,全部的青春都交给了收费站,现在失业了,即使要学别的,也学不会了,再也没活路了……

  其实,这件事情她谁也不能责怪,时代的车轮向前行驶,无法适应的人很难跟上变化。

  有没有人觉得自己做的虽然不是收费站的工作,但也面临同样的困境?比如一个老板,如果他认定自己就是一个老板,等到他退休以后,感受一下生活,可能会变成一个郁郁寡欢的老人。离开了工作岗位,司机也没了,下属也没了,变成了一个平凡无比的人,瞬间失落无比,感受到人生脆弱而痛苦。

  除了《反脆弱》,还有一本书的观点可以与“君子不器”互相印证,这本书是《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倡导人要传奇化地活着,而不是剧本化地活着。什么是剧本化的生活?剧本化的生活就是按照别人的安排去生活,听任别人的规定去做事,按照操作手册去行动。传奇化地活着,就是自己写剧本,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实现个人梦想。

  国内外很多作家对“君子不器”都有观察和表达。契诃夫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中,一名公务员因为误会将军对自己有意见,紧张到极致,压力大到要去死,就是因为他认定自己只是个小公务员,他没有看到自己身上的潜能。

  除了管好我们自己之外,“君子不器”在管理学上也非常重要。

  管理者要经常提醒自己,别把员工当器物、当机械体,别对员工说“你就干好你的会计工作就行了”“你就干好你营销的事就行了”“不属于你的业务,你别管那么多”。管理者应该把员工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看到他们身上的潜质,尊重员工全面发展的权利。

  对于每个员工而言,也要做到君子不器。你可能目前还是一名普通员工,但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创业者,甚至可能会写小说,成为一个作家,也可以去做学问,成为一名学者……总之,一切都有可能。

  我们要对自己、对他人的生活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对人生有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让自己拥有丰富的选择权,这时候你才不至于沦为一个脆弱的器物。

  这句话是我的人生格言之一,希望大家喜欢。

  先行:什么情况下可以表达心中的想法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在前文提到过,子贡是孔子身边最富裕的一个学生,很敬仰孔子。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因为老师总是提到“君子”,子贡想知道,君子的表现到底是什么。

  君子如何界定呢?其实不容易界定。读《论语》这么多遍以后,我的感受是,君子与小人其实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很难确切地评价某个人是君子,某个人是小人。我认为在孔子的理解里,君子和小人也只有一个模糊的界限,或者说,君子跟小人是人生的两种状态。

  每一个人体内都有两种不同的状态,有小人的那一面,也有君子的那一面。随着人生不断的成长,我们要减少小人的成分,增加君子的成分。

  小孩子的行为,基本上都符合小人的表现。“小人党而不群”,小孩子就喜欢结党营私,喜欢和小伙伴拜把子、称兄弟;“小人比而不周”,小孩子喜欢拉帮结派、互相内斗,比如“我不跟你玩”“我们大家不跟你玩”;“小人喻于利”,小孩子互相诱惑,“我给你一块橡皮,你给我写作业”……因为是小孩子,所以你觉得很可爱,但这些其实就是我们体内“小人”的部分,是没有被修订的那种状态。

  有一位爸爸曾经跟孩子讲,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两只小动物,一只善良的,一只凶猛的,这两只小动物不断地互相争斗。所以,有时候你想成为一个好人,有时候你想成为一个坏人……孩子赶紧问,最后谁赢了。爸爸说,你喂养哪一只小动物,哪一只就赢了。

  那么,我们是选择支持体内善良的部分,还是支持体内凶猛的部分呢?

  我的儿子嘟嘟在两岁多的时候,有段时间很叛逆,情绪暴躁,还有暴力倾向,见到谁都打,打完还哭,有时把别人脸抓破了,他自己却哭了。我们家里人都很着急,甚至想着要不要揍他一顿。

  我说不用。有一天,机会来了,在嘟嘟情绪稳定、很放松的时候,我把他抱在身上,对他说:“嘟嘟,你知道吗,你身体内有一个小天使,有一个小魔鬼,他们在打架呢。”

  他问:“什么是小天使?”

  我反问:“你想想看,你什么时候是小天使?”他回答:“我现在这个样子就是。”

  我说:“对。那什么是小魔鬼?”

  嘟嘟想了想说:“我昨天打阿姨的时候,就是小魔鬼。”

  我问他:“你看你也知道什么是小魔鬼,你希望谁赢?”

  他肯定地回答:“我希望小天使赢。”

  我说:“那你要多帮帮小天使。”

  我和嘟嘟谈过这一次话之后,他的叛逆期很快就结束了,再也没有动不动就打人。

  这段谈话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大人要让孩子跳出来观察他自己,只有他跳出来,他才能够看到自己的行为,判断自己行为的好坏。如果不能跳出来观察自己,他会觉得被某一种情绪带走了,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人,自然无法掌控自己。

  大人要告诉孩子:你是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你可以跳出来观察自己,看看是想帮小天使还是小魔鬼。

  一般来说,孩子就会让小天使出现,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君子和小人,是我们体内的两种状态,我们喂养谁,谁就能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不必去谴责别人是小人,也不必标榜自己是君子,我们要做的,是去抑制自己体内小人的成分,更多地喂养君子的成分。

  关于如何成为君子,孔子回答的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也就是“行胜于言”。你先把事做好了,再慢慢跟别人说;说了以后,你还要接着做,实现自己说的话。

  为什么孔子要对子贡说这样的话呢?我们要先了解这段对话的背景。可以联想一下,子贡作为经商之人,一定非常善于说话,在特定的场合,可能忍不住就会畅所欲言,甚至说大话。孔子知道这样不行,这不是“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提醒子贡“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孔子希望他在语言上更加谨慎。

  那么在今天,我们也必须如此吗?

  其实不一定。我觉得未必要将自己的想法统统藏在心里,因为在现代社会,沟通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我们需要将自己的想法提前表达出来。

  举个例子,爱迪生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当时不止他一个人发明电灯,很多人都在研发电灯。爱迪生与众不同的是,在电灯发明以后,让所有的家庭感觉到蜡烛是非常昂贵的。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电灯与自己的生活无关,因为电灯需要电,谁来供电?电一定很贵吧?

  爱迪生有远见地说,未来点蜡烛的都是有钱人,电灯则是每家每户必备的。他用自己的梦想打动了一群人,他们组成了团队,一起实现了这个目标。看看现在,电灯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最常见的东西,而烛光晚餐则是昂贵的。

  如何打造指数型组织?第一步就是先把伟大的梦想说出来,给团队构建愿景。

  这不符合孔子提倡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由于时代的不同,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资源越来越多,自然无法完全照着孔子说的做。

  一个人先说出梦想,就可能会得到更多资源上的支持。我们能够做到的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可以先把自己想的事情说出来,但说话得合于义,心中要有把握,能够信守承诺。

  孔子若是能够理解我们现代的生活,想必也不会责怪。而且,这句话发生在孔子与子贡之间,孔子之所以这么说,本来就是由子贡特殊的职业身份决定的。

  君子周而不比: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第一次看到“周而不比”“比而不周”,我想你可能会很难理解。查阅一下甲骨文,我们就明白了。“周”的甲骨文是一块田地,方方正正,隔成四块,彼此不牵连、不干扰。“周”代表着完整、独立、周全。

  “比”是两个人互相拉扯。李零教授认为,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喜欢拉拉扯扯,界限不清。

  “小人比而不周”的意思是,人与人相处时,缺乏独立的人格,缺乏独立的、完整的见解。

  “君子周而不比”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所建立的那种和谐的状态,既相互独立,又能平等对话。

  孔子有时会将君子跟小人进行对比,对于这些话,我们可以格外留心。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表面可能会看起来很像,比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用肉眼不容易分辨其中的不同。“周而不比”“比而不周”也一样,表面看起来,大家相处得都很和谐。

  但是“周”和“比”的本质区别在于,“周”是在有完整、独立的人格的前提下而形成的团结。我们的关系是平等的,虽然我们相处很融洽,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可以有自己的不同见解,我们表现出来的团结与和谐,并不会违背我们的独立意志,这是“周”的本意。

  “比”则刚好相反,是因为依附而失衡。小人通常缺乏独立的意志,总是我拉着你、你拽着我,必须扎堆,让别人的意见成为你自己的意见,让别人的观点成为你自己的观点,甚至为了拉帮结派而违背原则和立场,相互纠缠不清。

  孔子提醒我们,团结跟勾结是两回事,你看这两个词多像,但意思却大相径庭。

  比是勾结、拉扯,周是完整。

  周而不比,就是每个人独立、完整、互相尊重,这就是团结;比而不周,是拉拉扯扯,硬要勾结在一起。

  这一点细微的差别,让我们明白团结与勾结本质上的差异,这就是孔子要校正的。

  我们也能够因此判断,一个团队是应该团结在一起,还是勾结在一起?是彼此拥有独立的人格,设立彼此间的界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还是靠互相拉扯、互相制约,捆绑在一起?

  比如电影《投名状》,是周而不比,还是比而不周?

  《投名状》是非常典型的“比而不周”,三兄弟间彼此缺乏信任,靠逼迫对方杀个人,就能结盟了,以为手里握着对方杀人的把柄,就能在一起“干大事”,这就是小人的做法。所以到最后,所谓的“兄弟”互相残杀,这就是小人的结局。

  思而不学则殆:缓解焦虑最好的方法,是多学和多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是最为深入人心的名言之一,我小时候,每个教室里都贴着这句话。

  做了读书会以后,我对这句话有了特别深刻的感受。

  关于学习,最常见的误区有两种:第一种是思而不学,第二种是学而不思。

  先说说学而不思。

  有的人到处上课,报很多班,什么都学。我见过有的企业家,一旦走上了上课的道路,就如同打开一扇洪水的大门,停不下来了。他们甚至会花几十万元去学一门课,但收效甚微。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是浮在表面地学习,往脑子里塞了很多新知识和新概念,却没有分辨、思考、运用,没有将知识进行内化。结果,课程上了一大堆,公司却经营不下去了。

  有一次在混沌大学上课,学员提问的时候,我跟他们做了一个约定:“咱们都别讲‘黑话’,好不好?因为如果大家讲的全是创业的‘黑话’,说一些生僻的、不接地气的名词,研究创业的人当然懂,但其他人听不懂。”

  大家被灌输了新概念和新名词之后,往往对这些概念的真实含义还不了解,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没有消化,就挂在嘴边了。这些概念也就成了他们的谈资,却不能为他们所用。

  有人问:“樊老师,我听了你讲的书,为什么我还是没有找到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很多书,你读了你有改变,你告诉我,我该怎么改变?”

  如果连如何改变都要依赖老师的指导,不愿意动脑子去琢磨,就容易“学而不思则罔”。很多人讲起理论和概念来一套一套的,但心里还是糊涂的。

  比如,我曾给大家讲过《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也讲过《不管教的勇气》。这两本书都是关于如何与孩子相处的。

  讲完,有人这样问我:“樊老师,你讲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提到,父母应该在孩子做对事的时候,表扬他、肯定他,并且告诉他为什么。在《不管教的勇气》里,又说不要表扬,只要表示感谢就好了。你说我应该怎么理解?”

  我回答:“你就好好去理解,自己琢磨一下。”

  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有选择的能力。谁说的更对,谁说的更适合自己,要能进行判断。有人说:“樊老师,你不能让我产生矛盾。”可我为什么不能让你产生矛盾呢?就连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解释也有完全不一样的时候,我们不能说牛顿和爱因斯坦中总有一个不靠谱,所以就不学物理学了。

  物理学在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矛盾。人类的各种认知,本身就是在矛盾中不断升级的。如果因为存在矛盾就不学物理学,那多么可惜。

  同样,家庭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研究出不同的方法。家长在选择方法的时候,要加入思考的力量,尝试自己做决断。如果总希望找到一个权威的人为自己做选择,让别人给一个标准答案,那么,谁来为自己的孩子负责呢?

  世界上本没有确定的真理。我们通过学习哲学,知道真理只能无限接近,理解了这一点,就不必四处提问了。有很多人不断地发问,仅仅是为了逃避自己思考的责任,有的提问,甚至是逃避学习的借口。

  以上是关于“学而不思则罔”的部分。

  “思而不学”的情况,你见过吗?有的人总爱钻牛角尖,随时都在质疑别人的经验,暗自琢磨,不相信任何人。他们也根本不去读经典,对前人所研究的东西毫不关心,认为自己没有学习他人的必要。

  有的妈妈研究怎么养育孩子,就容易陷入“自己瞎琢磨”的怪圈。

  比如,讨论孩子不写作业该怎么办。

  一位妈妈说:“我揍他,他就能好好写作业。”

  我就回复她:“揍孩子特别不好。”

  她又说:“樊老师,我听你的建议,我没揍他。”

  我问:“那你怎么引导他写作业?”

  “我在孩子面前哭。孩子很害怕,问‘妈妈怎么了’,我说‘我的儿子不写作业,我活不下去了’。”她说,“我觉得这招可能很有效。”

  我对她说:“你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内疚感。这样,孩子就算去好好写作业,也只是为了不让妈妈哭,这是一种情感勒索。”

  最后我问她:“你干吗要做这样奇怪的尝试?”

  她反问:“那我该怎么办?”

  这就叫“思而不学则殆”。

  有很多问题,我们只靠用脑袋来思考,是解决不了的。

  但如果你肯把前人写过的书读一遍,可能就会发现原来这些问题早就有人想明白了,我们拿过来用就可以了。在用的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的思索和判断,甚至加入自己新的发挥,将学和思结合起来。

  综上来看,学而不思,人会糊涂;思而不学,就会危险。所以,既要学习,也要思考。经由内化,把知识串联起来,进行批判性的接纳,这是适合我们每个人学习和进步的方法。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跟两千多年前孔子面临的问题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孔子如果也办了读书会,肯定也有一拨学生会说“听不懂”“太难了”“没啥用”“做不到”,还有一拨人根本不学,却天天过来辩论。

  孔子会说:“多思和多学。”这种学习方法其实是对批判性思维最好的应用。

  攻乎异端:如何对待不同的意见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这句话中,“异端”是指不同的意见。关于这句话,最少有四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治理和疏导那些异端,祸患就可以消除了。

  这种理解认为,孔子说的这句话是指不允许世界上有不同的声音。异端是创新,但异端可能带来挑战。异端出现的时候,你要去治理和疏导它,那么祸患就可以消除了。

  第二种解释:攻乎异端的“攻”,可以理解成攻击、治理、攻克、主攻,就是朝一个方向使劲。“攻乎异端”,就是你不断地研究那些极端的、边缘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有害的,去研究这些东西自然也是有害的。

  第三种解释:打击不同的意见是有害的。

  这和第一种解释截然相反。你如果去攻击那些不同的意见,不让异端发声,世界便会失去制衡,永远只听得到主流的声音,这样的状态是有害的。这种思想也很先进。

  第四种解释:孔子的时代并没有“异端”这个说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朝才推崇的。在孔子的时代,他的思想并没有成为主流,孔子怎么可能把别家定义成异端呢?在儒家发展的后期,甚至学墨子、杨朱的人都比学儒家学说的人要多。既然如此,异端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成走极端。

  整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成,如果一个人不会允执厥中,而是走极端,则是有害的。

  以上四种解释,听起来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个人更倾向第三种解释:打击不同的意见是有害的。

  孔子是知道世界有容错性的。比如,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见到了很多流浪的人,也见到了一些道家的人,孔子对他们的态度不是打击,孔子认为这些人只是跟自己不一样,但是别人有别人生活的方式,不要去打击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社会要有一定的容错性,我们要允许有人像庄子那样,不想当官,只愿与山林为友;像老子那样,坚持无为而治,从容淡然;像墨子那样,为做公益事业而身体力行;像杨朱那样,“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当世界变得多姿多彩时,害处就少了。就像我们治理沙漠一样,治理沙漠的方法不是让所有沙漠消失,因为沙漠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不允许它存在。如果将所有沙漠都种上绿植,最后就会生态失衡。要让自然拥有自然的样子,不要极力地去反对和消灭一些不同的东西。

  对这句话,我想我们还没有悟透,不需要把它当作座右铭。我们要理解《论语》中很多话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吸收对自己有益的内容和解释就好。

  不知为不知:毁灭我们的不是无知,而是傲慢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此时,出场了一个非常可爱的人物子路。“由”就是指子路,子路的名字叫仲由。

  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可以说与孔子年纪相仿。

  子路勇猛过人,性情直率粗犷,有侠义之心。孔子曾经说子路“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其实也算孔武有力,看钱穆先生的《孔子传》就能知道,孔子的父亲是一个大力士,很有力量,救过很多人。孔子其实也是很勇武的,子路曾经跟孔子还发生过战斗,最后孔子胜利了,子路就成了孔子的学生。

  子路性子特别耿直,说话常常不经思考。有一天,孔子把子路叫过来,说:“仲由啊,我跟你说过的话,你难道忘了吗?知道的事才能说自己知道,不知道的事你要承认自己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方法。”

  很明显,孔子对于子路的一些表现是不满意的,子路可能在外边说了大话,或者他好为人师,跟别人讲了错的东西。

  让一个人承认自己无知,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有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叫作“达克效应”,指的就是一个人无法认识自己身上的不足,当他能力欠缺时,可能还会产生一种自我优越感,根本不知道自己无知。

  子路性格率真耿直,同时可能有些盲目自信。他或许觉得自己跟随孔子这么多年,是孔子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已经懂得很多道理了,有自己的修为。但是因为陷入“达克效应”,他并不知道自己在一些情况下是无知的。

  乔布斯在演讲中说过一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承认自己是无知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替乔布斯说出了这个主题,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九〇〇年的物理学大会上,当时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算是那个年代最有知识的人,他们在会上的表现,在今天看来就跟莽撞的子路是一样的。

  据说当时的物理学家开尔文感叹,理论物理领域已经没有什么秘密了,剩下的工作,就是要测量得更精准一些。他还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晴空中除了飘着一两朵小乌云之外,其他没有什么需要再解释的了。

  虽然对于这两句话是不是开尔文本人所说的还有争议,但这的确反映出当时极大的一部分科学家对于物理学的理解。甚至有人提出,把物理系都解散了吧,因为物理已经被牛顿研究完了,再也没什么研究空间了。

  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普朗克后来也回忆道,他年轻时打算投身物理学,他的老师劝他,物理学已经没有研究空间了。

  我们常常会在对世界并没有完全认知的情况下,觉得自己已经无所不知了,背离了stay foolish的方向。

  尤其是在人类历史上,束缚我们的很多东西,我们自己却毫无觉察;对于很多错误的知识,我们也曾坚信不疑。曾经人们坚信的一些哲学事实就是如此。比如,人们曾经一直以为行星运动的轨迹是一个正圆,直到开普勒提出他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我们才知道,原来所有的行星都是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的。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跃进。

  为什么我们过去认为一定是正圆呢?因为从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开始,大家就认为天上是完美的地方,所以天上的行星轨道一定是完美的。什么是完美的形状?只有正圆是完美的。什么是完美的速度?只有匀速是完美的,如果速度忽快忽慢,就不符合人们的理想。

  前人定下来的这一套窠臼,将它们当作无法辩驳的哲学事实,所有人都认同了之后,就会发现,想要跳出来实在是太难了!

  《三体》里有一句话说得特别棒:“毁灭我们的不是无知,而是傲慢。”一个人承认自己无知,就有希望;承认自己不知道,就有机会;承认自己的不足,就能够谦虚、谨慎地对待一切知识,就有机会去成长。

  最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扬扬自得。

  一个人最大的不足不是无知,而是不知道自己无知。想要理解清楚这个概念,我推荐你看一本书——《知识大迁移》,这本书里分享了关于“达克效应”的知识。我也曾在“樊登读书”讲过这本书。

  我分享的每一本书,其实就是想给大家撕开一个知识的缺口。当你对某个知识完全无知的时候,就会毫无兴趣,觉得完全没有了解的欲望。我经常举例子说,大家不看英超的时候,英超的播出时间被公布了,大家却非常激动。为什么激动?因为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自然对这事一点兴趣都没有,但如果撕开一个口子,发现英超挺有意思的,就一定会关注英超。

  我们对生活中的很多知识,比如如何养育孩子,如何与伴侣相处,如何提高领导力,如何掌握销售的原则,如何与人沟通……有的人说,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自己去摸索的,书里讲的都是骗人的,是纸上谈兵。实际上,只要打开书,就会惊叹:“哎哟!书中有这么多宝藏,如果早点知道就好了。”

  这就是撕开知识缺口的作用。

  孔子的这句话是说给子路听的,其实也是说给所有人听的,让我们能够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承认无知,一点都不丢脸,毁灭我们的不是无知,而是傲慢。觉得一件事没什么好学的,才是最可怕的。

  子张学干禄:管理者的艺术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这一段是讲“为官之道”的。有人说这段话很俗,孔子竟然教人怎么做官求禄。

  “子张”是颛孙师的字,他比孔子小四十八岁。《论语》里,孔子如果叫一个人“师”,并非称呼老师,而是指颛孙师。“子张学干禄”,也就是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谋求官职,挣俸禄。

  子张跑来问孔子,您当年也是当过官的,您跟我讲讲官场之道。怎么才能够当大官?

  孔子在官场混得不太好。年轻时,孔子起步很高,做过中都宰、大司寇,但是后来就不得志了,受到排挤,便开始周游列国,当了老师。

  孔子的回答是,“多闻阙疑”。“多闻”,是多倾听,倾听的能力很重要,要多听别人说什么。

  “阙”就是放在一边的意思,“阙疑”是指你有疑问的时候,别着急说出来。

  如果别人说的事情你不明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对于疑问,太着急说会露怯别人可能会觉得,“这么简单的常识,你竟然不知道”,就没办法继续沟通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你对一件事没有把握的时候,说出来容易造成误会,甚至引发争论。比如,你与领导的意见不一致,很可能是因为领导还有别的洞见而你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你说多了反而会造成麻烦。

  “多闻阙疑”,就是多听听别人怎么说,吃不准的事别发表意见,先放在一边。

  “慎言其余,则寡尤”,“寡”是减少,“尤”是过失,指谨慎地说话,才能减少过错。

  “多见阙殆”,就是你要多去观察,对于那些不确定的、有危险的事,可以放在一边。

  “慎行其余,则寡悔”,就是没把握的事别贸然去做,这样做的话你能减少后悔的事。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是说当你不容易说错话,又不容易做错事时,你就肯定升官发财了,这是非常简单的。

  我一直怀疑孔子说这段话的时候不够真诚,因为孔子不喜欢这样的人,不喜欢跟人讨论如何混官场、挣俸禄的事。

  比如“卫灵公问陈”,卫灵公找孔子问怎么打仗,孔子说,祭祀的事会,打仗这事从来没学过,冷着脸就走了。

  这一次,子张跑来问“老师,我怎么才能升官发财”,他竟然讲了这么一段话,我觉得这里暗含着讽刺,因为孔子本人并不是这样的人。有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叫“孔子堕三都”。“堕三都”指的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大家族掌控着整个鲁国的时候,孔子主张把他们的城墙全给拆掉,最终堕三都失败,导致他连官都没的做。

  如果孔子追求的是言寡尤、行寡悔,他哪敢干这样的事?他一定是亦步亦趋、如履薄冰,小心观察。

  当然,这是我的猜测。

  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是孔子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教训,发现他过去的那种方法确实会得罪人,当不了大官。既然子张不是一个能继承衣钵的人,就想要当官,那干脆就事论事,说一说怎么能当官吧。言寡尤、行寡悔,别说让自己下不来台的话,别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慢慢来,禄在其中矣。

  有一本书叫作《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是斯坦福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所著。他说,权力的分配不是随便来的,权力的分配自有其规律,得去了解权力是怎么分配的,比如,需要跟你的领导保持良好的沟通,不要把自己的意见放在第一位,你需要知道领导想要做什么;你做了各种各样的事,要第一时间让领导知道,一个人做多少事不重要,让领导知道你做了多少事才重要,这是权力分配的一个基本逻辑。

  《论语》的这段话和这本书的观点之间是有着相应关系的,都很实用,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怎么去把握事情。

  有一点是值得借鉴的,没有把握的事,确实不要乱讲。在工作中,尤其是在政府工作的时候,不要乱讲话,你自己听不明白的、想不明白的事,要先想想看,别在会议上“放大炮”。在会议上“放大炮”,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直的人,但实际上你可能造成领导权威的缺失,或者造成现场不必要的冲突。

  可以像颜回一样“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家后好好想想,怎么去理解和贯彻领导所说的事情,这是职场中的升职之道。

  这一段是《论语》中孔子说的实用主义味道最浓的话。

  举直错诸枉:领导者如何选拔人才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举直错诸枉”,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了很多次。

  “举枉错诸直”中的“举”和“错”,和我们现在理解的“举措”是否能完全对应得上,还无法确定,但我觉得可能是有一定关系的。

  鲁哀公是国君,他问孔子,怎么做老百姓才能真正服自己。孔子回答他:“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直”指的是正直的人。你把正直的人推举上来,让人们看到这些真正能干的好人被提拔起来,这时候则民服。

  “枉”就是不正直的人。提拔不正直的人,老百姓自然就不服。

  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把不正直的人打压下去,老百姓就愿意服你,因为老百姓看国君的价值观,就是看他用什么样的人。如果国君总是重用那些不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服了。

  历史上有诸多类似的教训。比如宋徽宗最喜欢的是蔡京、蔡卞兄弟俩,老百姓最喜欢的是苏轼、苏辙兄弟俩,但是宋徽宗就是不喜欢苏轼、苏辙。于是,蔡氏兄弟的地位越来越高,苏轼的地位越来越低,被贬到海南岛……老百姓自然不服,觉得这个政权是有问题的。

  这里又涉及对干部考察的问题,如何考察官员,自古都是一个难题。

  位高之人,常常禁不住别人的揣摩和诱导。按理说,能当上皇帝的人不至于太笨,但是一旦他坐到那个位子上了,下面难免会有一些人天天研究如何讨好皇帝,如何让皇帝高兴,怎样让皇帝产生优越感,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很棒。皇帝慢慢地就会被误导,以为那些迎合自己的人对自己的话非常重视,工作又有能力,就很容易看走眼。

  当一个领导者开始自我膨胀,注重面子,爱拉帮结派时,就很容易“举枉错诸直”。因为他在做每件事的时候,考虑的不是这件事对老百姓好不好,对大家共同的愿景好不好,而是把自己小团队的利益和个人的面子、权力放在第一位。这样一来,他所提拔起来的人就会很糟糕,会谄媚,会欺上瞒下,会拉帮结派。

  很多领导者,最后都栽在这件事上。

  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真正做到“举直错诸枉”?要有科学的体系,要听到基层的声音,要学会将权威自我弱化。

  权威的自我弱化和权威被别人弱化是两回事。后者在被别人挑战时会感到不悦,但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权威、有自信,他会非常坦率地告诉大家:“这只是我的意见,未必科学,大家要研究以后再定。这件事情,让我们的团队来做最后决定。”这就叫权威的自我弱化。

  当一个领导意识到个人的面子并不重要,个人的对错也不重要,就是要朝着大家共同的愿景把一件事做好的时候,就能够做到“举直错诸枉”。

  有两个字非常值得琢磨,一个是“举”,一个是“拔”。这两个字很形象地表达出了两种选拔人才的方式。

  “举”,直观的意思就是你是被下面的人举起来的。当一个管理者被下面的员工举起来时,请问这个管理者应该往哪里看?他要往下看,要看到员工的需求,要去思考怎样才能对下面的人好,怎么才能让下面的人继续支持他。

  “拔”,也就是干部选拔是从上往下的。举个例子,我们用娃娃机抓娃娃时,是从上面伸出一个铁爪,抓起自己挑中的娃娃。选拔的动作也是如此,当领导把一个人从下方“拔”出来的时候,这个人要朝上看,要研究怎样讨领导欢心,要揣摩领导喜欢什么……这种选拔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举和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鲁哀公问孔子如何才能让百姓信服,孔子提醒他:老百姓服不服你,主要是看你的价值观。如何判断价值观呢?其他的都没用,主要是看你如何用人,看不同的人在你手下有着怎样的命运,看你是用正直的人,还是用虚伪、谄媚的人。

  这就是大家判断领导值不值得信任的根本方式。

  举善而教不能:员工强,则公司强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在上一节,哀公问孔子如何让“民服”的时候,他实际已经没有了权力。

  而这一节,上场提问的是一个有权力的人。此时鲁国公室衰弱,而季氏宗主季康子则手握鲁国的大权。

  季康子是孔子周游列国以后,把孔子请回鲁国的人。他当时很年轻,当政之后,问孔子怎样才能够让老百姓尊敬自己,对自己尽忠,而且努力干活。

  “敬”,指尊敬我。

  “忠”,忠诚于我。

  “以劝”,“劝”是鼓励的意思,就是他们能够相互鼓励,不惜力地干活。

  怎么能够让子民们都敬、忠以劝?

  孔子说:“临之以庄,则敬。”当你见到老百姓的时候,以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而不是装的态度;不要总是端着,装出一副很吓人的样子,而是跟老百姓相互尊敬;不欺负他们,不鄙视他们,不要视他们如草芥;认真地跟老百姓聊天,倾听他们的想法,他们自然会尊敬你。君王和百姓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的。

  “孝慈,则忠。”关于“孝慈”,一种解释是“你所倡导的孝慈”;另外一种解释是“你自己做到孝慈”,你在家里做一个孝慈的人,老百姓自然就忠,不会轻易背叛你。

  在前一节,孔子跟鲁哀公讲了“举直错诸枉”的道理,但此时的鲁国公室已经式微,孔子觉得跟哀公讲其实没什么用。要想让鲁国好起来,还是得跟季康子讲,去改变季康子的想法。

  所以,孔子说“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举善”就是要把好的人提拔起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能看到你提拔的是怎样的人。“教不能”就是对能力和德行不行的人,也不要打击他,而是要教化他、鼓励他。

  当领导者以这样的方式去管理官员时,老百姓自然就会得到积极的信号,会相互鼓励,不断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这段话里,孔子分了三个要点。

  第一是“临之以庄,则敬”,和“敬事而信”是一个道理。

  第二是“孝慈”,慈孝是我们的文化,是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提倡的家庭中的美好品德。

  第三是“举善而教不能”,这是说明要重视对人的教育。

  这三个要点,将文化、家庭、教育相互关联起来了。

  孔子所抓的这三点,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点,治国的时候把这几件事情做好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孔子对季康子所提的要求都是他力所能及的,孔子并没有说很多大话,也没有延伸到细枝末节,用条条框框去约束季康子。他说的“临之以庄”,不难;“孝慈”,只要愿意就能做到;“举善而教不能”,也是能做到的。

  孔子给了季康子非常好的抓手,当领导者把这些事做好时,老百姓自然就“敬、忠以劝”。

  在春秋时期,孔子说的这句话其实有一点理想主义。如果把孔子说的这几句话做到,国家能变得特别好,老百姓“近悦远来”,近处的人过得开心,远处的人听闻也都愿意归附。当人口越来越多时,国家自然会越来越强大。但问题是,在战乱时期,其他的诸侯未必会这么想。大家都在打仗,谁还会去追求“敬、忠以劝”“举善而教不能”呢?你努力维护了那么久的“庄”“孝慈”“善”,突然来了一支军队,瞬间就把一切都打垮了。

  那时候的诸侯,听了许许多多教他们行仁义、做好事的道理和方法,但他们就是做不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部环境真的不允许。战乱四起,当权者只能一方面向孔子、孟子学习修身治国的道理,一方面抓紧排兵布阵,不断地对外进行战争。

  对于这种情况,孔子只能束手无策,无奈地叹息。

  这可能真的不是一般的老师能够解决的问题。老师只能够起到老师的作用,老师也只是大自然生态当中的一环。

  孔子尽自己所能,试图对一位君主进行制衡,但最后历史如何发展,并不是某个人能够决定的。

  孝乎惟孝:影响力比职称更重要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或”在古文当中,经常表示“某些人”,也不必指出叫什么名字。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就是有人跟孔子讲:你看你这么厉害,怎么不去当官呢?

  中国古代是政体本位。直到今天,有的人还会觉得只有从政才是有前途的,有的人见面就会询问你是什么级别。你说你没级别,但是一个月挣三万元,对方可能会觉得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不重要,没有级别就是无业,就是没有价值。

  我爸爸曾经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以前总认为我无业,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为我操心,见我就唠叨说:“你看你现在没工作,可怎么办?”我告诉他我有工作,我给许多人讲知识,我给许多人创造了工作机会,我还给团队发工资呢。

  我爸又问:“那你评职称了吗?”我没办法回应,因为我确实没评职称。按我父亲的说法,我把“樊登读书”做得再好,也不如有个职称重要。

  面对别人的质疑,孔子是怎么应对的呢?“《书》云”的“《书》”是《尚书》。孔子说,《尚书》认为“能够做到孝,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并把孝悌的道理施于政治,在政治上产生影响”,这就是参与政治了呀,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为政呢?

  孔子说得一点也不委婉,可以说是直接“㨃”回去了。

  今天,我也可以说,我在“樊登读书”推广知识,教大家读书,难道不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吗?

  不必非要一个职称。

  只要在推动社会进步就好,这是孔子对于“官本位”思想的一种回应。他确实失去了官职,不过他应该想得很明白,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的价值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这句话很有名。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我实在拿他没办法。孔子打了个比喻,他所选取的喻体,是大家最熟悉的车子。

  “大车”是牛车,“小车”可能是驴车、马车。“大车无,小车无”,“”(ní)是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销子。车辕上有个横木,必须插一个销子,才能将牛和车连接上。“小车”的“”(yuè)也是这个意思。“”和“”都是插在车上的销子。

  大车和小车如果都没有销子,它们该怎么跑起来呢?

  “”和“”是车的连接器,虽然看着不起眼,却是车子运行时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同样,人和人之间也应该有连接器,你要与别人合作,就得先连接在一块儿。

  车子行走,靠的就是“”和“”,一旦把它们拔掉,车子就拉不动了。而人与人合作,靠的是信用将彼此联结在一起,如果没有信用,合作也就无法进行。

  但是,孔子始终不认为信用是一个特别高的境界。

  孔子觉得,很多小人也能做到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的行径,这是小人能够达到的一个高境界。因此,孔子这句话并不是夸耀“信”有多么了不起,他认为信用是做人的一个底线,如果连这个都没有,别人就不可能和他产生联结。

  失去信用,就只能一人在这个世界单打独斗,彷徨行走。比如,如果谁上了失信人员名单,就啥事也干不了,飞机不能坐,酒店不能住,寸步难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在信用方面有问题,就把这句话抄下来,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用来自勉。

  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预测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段话有争议,有人认为这话是后人添加的,孔子应该不会说这样的话。但我觉得未必,孔子当然也会有他的局限性。

  子张问孔子,如果我们从今天往后再过十世,一世三十年,我们能不能够知道十世以后的状况?

  子张没说礼乐,但是孔子答的是礼乐,我猜他们对话前后,可能是在谈论关于礼乐的事情。

  孔子说,商朝的礼仪都是沿袭夏朝的,有些礼仪增加了,有些礼仪减少了,我们能够看出其中的变化。周朝的礼仪又是继承自商朝,礼仪的内容也是有增有减,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同样,如果在周朝之后还有朝代,哪怕过去一百世,也始终都有传承和联结,发展得再远,我们都能够预测到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孔子当时不可能知道周朝之后,是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隋唐一直到宋、元、明、清……未来,会有这么多的朝代更迭。

  那他为什么如此笃定地说“虽百世可知也”呢?这是一种充分的文化自信。孔子认为,只要掌握了历史的变化规律,就能看到长远的未来。

  孔子如果了解古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就知道这些文化全断了,根本没有传承和延续就消失了。但是孔子在当年说出这句话,是很有气魄的,他知道华夏文化断不了,他知道华夏文化就是一脉相承的,就是一点点地变化、一个个朝代修订过来的。

  这种文化自信,可能是来自孔子当时的地位,他带了那么多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各个国家对他的认同。

  孔子周游列国,去过卫国、宋国、齐国、郑国,虽然他没有在这些国家当官,但所有人都很尊敬他。孔子觉得,文化是有力量的,文化的力量是被人们认可的,所以他觉得,文化一定能够传承下去。

  这句话显出了孔子文化气魄的一面,但是在当今的人看来,这句话是非常立不住的。孔子真的能够预测今天的状况吗?

  我们今天的文化、沟通方式、社会规则、工作方式……几乎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是指数型的变化。

  这个指数型结构的拐点在哪里呢?拐点在牛顿。牛顿的伟大,在于他突然参破天机。

  我们都很崇拜爱因斯坦,但爱因斯坦所研究的东西,我们都能理解,我们能够知道他是如何突破的,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他是“所损益可知也”的。

  但牛顿的爆发是突然性的,仿佛是有人在他的脑子里植入了一个神,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古人耗费了无数年都无法明白的事。发明微积分,研究地心引力,研究天上的星星是怎么转的……这些事情是古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牛顿的研究,为世界带来巨大的科学变革。之后,出现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是信息革命,直到今天的移动互联网,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突破人们的想象。而我们追根溯源,发现人类的大拐弯是从牛顿那里开始的。

  我们当然不必笑话孔子,这段对话中的“十世可知”,有其合理性。如果孔子穿越到宋朝或者清朝,他应该也能接受新的生活,因为那时的社会与周朝的变化不大,在礼仪制度上还是有所联结的。在那个阶段,人类社会还没有拐弯,还在一个起跑线上缓缓地移动着。

  但是一旦过了工业革命,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了空前的巨变,孔子说“百世可知”,的确说得有点早了。

  孔子的这句话虽然不那么正确,但我们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我们能够从中理解到中国文化能够一脉相承传下来的根本原因。孔子的自信心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在所有的古文明中,只有中国文化传承下来了,这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地方。当然这跟中国的文字也是有关系的。

  西方的文字大都是以发音为基础的,所以西方会分裂,隔着一座山头,可能就变成另一个国家了。因为大家说话不一样,以发音为基础的字就不一样,也就没法通文书,只能各自独立。

  中国的字是表意文字,虽然各个地方都有方言,发音不一样,但字是一样的。即使你发音不标准,我也可以与你进行书面交流。

  传承千年的文化,统一的文字,让我们具备了文化自信,也让中国得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见义不为,无勇也:做一个有勇气、有力量的人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当年溥仪做伪满洲国皇帝的时候,祭祀过日本的天照大神,这件事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大家骂他用的就是这句话:“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稳定的信仰,谁都不信,其实并不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信祖先,祭奠的是自己的祖先。

  在这句话中,孔子认为人们在祭祀时通常有两个不同的出发点,有人是感谢和怀念,有人是求保佑。

  而在孔子看来,祭祀的本质是感怀,而非保佑。

  孔子认为祭祀祖先是为了“慎终追远”,要了解祖先,感谢祖先,要带着感怀的心态去做这件事情。

  孔子信不信神能够给人带来护佑?我觉得孔子是不信的。孔子说过,“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但是孔子为什么那么在乎祭祀这件事?祭祀的目的是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怀,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对祖先应该有的态度。

  如果你认为祭祀的本质是感怀,那么你到别的国家,见到了别人家的祖先、别人家的神,最多是表示一下敬意。你没必要去祭拜,去参加各种仪式。

  如果你认为祭祀是为了寻求庇佑,恨不得让所有的神都保佑你,不管见到什么神都拜,那就是“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此处所谓的“鬼”,是指各家的祖先。一个人祭祀自己家的祖先,是没问题的,但对别人家的祖先,就不要哭之恸之了,那是一种谄媚的表现。

  在祭祀方面的谄媚,也可以映射到现实中来。比如,领导家的亲戚死了,有人哭得比领导更难过,那不就是一种谄媚的表现吗?

  这段话可能是孔子针对社会上的某些现象在表达意见。当时,祭祀是很重要的活动。比如,在鲁国当政的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里,季康子家办活动,其他人都会跑去凑热闹。孔子看不惯这种谄媚的态度,有可能就冷峻地说了一句:“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子路在路上拔刀救了一个小孩,回家后问孔子:“老师,我是不是惹祸了?”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就是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一定要出手,否则就是缺乏勇气。

  孔子曾提倡做人应该有“三达德”——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在这里,他又对“勇”进行了定义,叫“见义不为,无勇也”。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和“见义不为,无勇也”这两句,好像没什么关联性啊,为什么会放在一起呢?

  我觉得这句话背后可能有一个特殊的语境。或许有人做出了谄媚的事情,有很多僭越的行为,但是没有人制止,没有人去谈论,甚至没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合适。

  大家都不敢讲,就叫作见义不为。

  这两句话可能也是孔子对很多正在当官的学生讲的。

  这两句话,有一个内在的联系,无论是“谄也”,还是“见义不为”,底层逻辑都是对私欲考虑过多。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私欲考虑过多时,就会讨好别人,就会失去勇气。

  我一直猜测,在这句话之前肯定是发生过一件事情,让孔子觉得不满,所以他发了这样一句牢骚。结果,这句牢骚成了名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